白沙屯妈祖近日展开10天9夜进香行程,随香人数33万人史上最多,北港估计涌入70万人。对此,前政务委员、嘉义县新港乡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小镇医师」陈锦煌好奇,为何白沙屯妈祖进香人数比大甲妈遶境多?询问ChatGPT后得到4点原因,「正是因为网路科技、媒体策略与民间信仰动员的合流,加上它提供了一种现代人得以参与、经验、分享的灵性旅程,这在高度媒体化的社会中非常稀有」。

陈锦煌在个人脸书发文表示,他询问ChatGPT,白沙屯妈祖进香的活动人数比大甲妈遶境多,其中原因会不会因为这几年来和媒体、网路以及白沙屯妈祖自己经营的即时网路电视台有关?其中原因会不会是因为,白沙屯妈祖遶境路线的不确定性,透过网路每位年轻信徒感受到由下而上的参与关系?

对此,ChatGPT整理4点关键,一、即时网路传播与媒体经营效应,白沙屯拱天宫自主经营的「白沙屯拱天宫电视台」在YT、脸书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进香实况,让无法亲自参与的信眾能即时跟随,形成强烈的现场感与临场共感,大甲妈在网路直播的主动经营与互动性上相对保守。

二、路线的不确定性与「神蹟式」参与,白沙屯妈祖进香路线由轿班当场「问路」决定,完全无法预测,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充满未知的灵性冒险与挑战,形成强烈的情感连结,也让年轻参与者找到「被呼召」的感觉,由下而上的灵性实践非常有现代性与吸引力。

三、年轻世代的参与与社群动员,白沙屯妈祖的苦行文化具有自由灵活、身体力行的特色,吸引更多年轻、甚至非传统信徒族群,大甲妈遶境则偏向结构稳定、仪式完整,加上网路社群与内容创作者参与推播,使白沙屯形成一种新的「网路信仰文化圈」,带来「文化体验」与「信仰实践」融合的动能。

四、信仰民主性与开放性,白沙屯妈祖进香没有资格限制,参与门槛低,沿途多为小乡镇与偏乡,形成「接地气」的感觉,更易被认为是人民的妈祖,而非某个宫庙的活动,信仰形式与现代社会中寻求自主性与归属感的心理结构相符。

#白沙屯 #白沙屯妈祖 #进香 #ChatGPT #大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