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子化问题已成国安危机。根据国际统计,台湾的出生率居全球倒数第二,显示未来的人口老化与劳动力短缺将进一步衝击国家竞争力与社会稳定,如劳健保财务将面临缴费人口不足的严重挑战,要真正破解这个结构性难题,台湾应从两大战略方向着手,一是减轻年轻人生育与居住压力,二是积极引进东南亚优质技术与投资移民。
一、学习新加坡模式(公共组屋),建立青年可负担住房制度,减压促生
目前台湾年轻家庭在台北等都会区的租金支出占所得比重过高(约30%),严重抑制生育意愿。政府应积极行使土地变更权,优先在捷运末端站(因地价较低)推动大型青年住宅建设,并提供结婚夫妻「30年低租金」政策,租金应控制在家庭收入的10%以下(例如20坪月租仅1万元),以提升年轻人的可支配所得。
此外,政府可设计「生育换免费坪数」政策,例如子女数愈多者,可申请更大空间,以实现居住正义与育儿支持。配合托育与幼教财政补助制度,包括育儿津贴与分级托育补助,降低家庭育儿成本,营造「愿婚、愿生、愿养」的友善环境。
二、打造亚洲新融炉,积极引进东南亚年轻移民
台湾应善用「高收入、民主自由、社会稳定、医疗完善」等优势,积极吸引东南亚具有技术潜力的年轻人来台升学、就业、定居与成家,从根本改善人口结构与提振经济活力。
同时,应大幅放宽东南亚投资移民门槛,吸引新创企业来台发展,并鼓励长期居留与生育,真正把移民纳入国家人口政策核心。配套措施包括教育部提供充足奖学金、劳动部扩大发放工作签证、内政部开放永久居留与归化通道及卫福部提供生育与育儿补助。
由国发会设定各部会具体KPI,负责统筹与监督执行成效。国发会不应仅止于指出「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总人口的25%」这类预测,更应明确提出目标与行动,将老年人口在2030比例控制在20%以下,并提出具体作为。
透过上述作法,建立台湾作为「亚洲移民新融炉」的国际形象,为日益老化的社会注入年轻活力。
破解少子化,绝非仅靠发补助金就能解决的短期工程,而是一项需要从「居住制度」与「移民政策」同步推动的长期国策。唯有保障年轻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并善用国际人才资源,台湾才能真正转危为机,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永续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