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台西乡是全台牡蛎养殖重镇,牡蛎农丁健家去年底尝试养殖单体牡蛎,经过6个多月养殖,已达6颗1台斤,预计中秋节可达4颗1台斤,媲美生蚝,最适合烧烤。丁3日表示台湾牡蛎产业面临东南亚国家竞争,必须多元发展才有未来,单体牡蛎每颗可卖50至60元,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云林县沿海牡蛎养殖面积逾3000公顷,产量超过4000公吨,近年来受越南等境外进口牡蛎衝击,本土牡蛎销售受到影响,「云林县牡蛎养殖发展协会」理事长丁健家因此发展单体牡蛎养殖,去年底与数名牡蛎农放养6万多颗单体牡蛎。
丁健家表示,单体牡蛎须一颗颗养殖,与传统牡蛎成串养殖不同,对于环境要求较高,要有较好的藻相海域,一开始在云林沿海找寻适合海域,陆续损失约4万颗,所幸目前养殖情况已稳定,有2万多颗顺利生长,日前採收试吃,6颗达1台斤,不仅牡蛎仁硕大,吃起来的甜味与一般牡蛎不同,更加鲜美。
丁健家说,这是云林牡蛎农首批大量养殖成功的单体牡蛎,意义非凡,将再养殖4个月,于中秋节前贩售,预计每颗价格50至60元,对象锁定喜欢尝鲜、对高单价食材能接受的客群,藉此在传统牡蛎养殖中开创新市场,增加牡蛎农收入。
「在地单体牡蛎主要诉求新鲜、可溯源管理」,丁健家指出,与进口单体牡蛎相比,在地单体牡蛎有新鲜度的优势,透过溯源管理,可有效掌控食材品质,已有不少老饕预约订购。未来希望渔政单位能加以协助,用国家资源来扩大发展单体牡蛎养殖产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