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订户俱乐部》由主持人、商周总主笔吕国祯(左起)与台智云总经理吴汉章、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石立康和商周主笔侯良儒分析辉达最新财报与AI、半导体大趋势。(摄影者.骆裕隆)
《商周订户俱乐部》由主持人、商周总主笔吕国祯(左起)与台智云总经理吴汉章、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石立康和商周主笔侯良儒分析辉达最新财报与AI、半导体大趋势。(摄影者.骆裕隆)

AI霸主辉达五月二十八日公布财报,二○二六财年首季税后净利低于市场预期,但财报发布盘后,股价竟一度大涨逾五%,为什么呢?

关键时刻,《商周订户俱乐部》在二十九日邀请三位专家线上直播,为订户们以辉达最新财报解析为主轴,即时解答,「辉达后势怎么看?AI未来怎么发展?半导体下一步在哪里?」这三大重要问题。

商周主笔、科技组召集人:

辉达下半年前景可看3件事

「我们在逆境时,常会低估自己,看待公司也是如此,」商周科技组召集人、主笔侯良儒指出,辉达财报公布前,受到美国对中国晶片出口禁令等利空事件影响,市场对该公司表现期待度偏低。

然而,辉达财务数字出炉后,却出乎意料的「没那么差」。虽然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少了十七.九个百分点,税后净利也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营收成长表现仍然不错,而且资料中心的营收年增率更高达七三%,创歷史新高,导致辉达股价盘后大涨。

不过「中国」这个关键字,成为辉达最大隐忧。侯良儒指出,黄仁勋在法说会上一共提到中国高达约十四次,指出美国对中国的AI扩散管制政策,对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让辉达在中国的市占率从九五%,降至五○%。

辉达将因此走向衰败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虽然中国晶片公司如华为、寒武纪等崛起,侵蚀辉达在中国的市占率,但辉达的价值及股价动能,主要来自于AI庞大的需求;而且,因设备、制程限制与瓶颈,华为等也很难赶上该公司。

因晶片产业技术门槛极高,侯良儒强调,中国相关业者不容易复制电动车大量生产和杀价竞争的模式。换言之,辉达前景仍然可期。

他指出,辉达下半年有三个观察重点:第一,辉达是否会推出新的中国特制降规版晶片;第二,MGX企业级AI伺服器平台的销售状况;第三,主权AI,也就是政府订单的发展,这可能带来巨大GPU及伺服器需求。

台湾AI算力租赁龙头总座:

生技医疗、量子运算是重点

台湾AI算力租赁龙头、台智云总经理吴汉章也指出,从辉达财报、以及刚结束的台北国际电脑展,可以看到AI接下来的两个观察重点:首先,谁在出钱建AI?其次,什么是关键应用?

他表示,从「谁在出钱建AI」来看,出现两个新角色:第一是主权AI,也就是各国政府建构AI的基础设施,以阿联酋为例,每年将购买五十万颗辉达的相关晶片、砸下千亿美元投资大单,这也成为台湾厂商新的出海口。

第二是AI工厂,就是运用AI技术协助制造业应对研发、制造和品质等挑战,进行模拟以降低成本、打造有韧性的生产线。黄仁勋也指出,世界正处在AI工厂新开端,预计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规模,全球将达数千亿美元,甚至达十兆美元。

主权AI和AI工厂这两大新兴领域,和四大云端业者,即微软、亚马逊(AWS)、Meta和Google,成为辉达、台湾供应链的「三只脚」。

AI关键应用部分,吴汉章表示,除生物科技、医疗是辉达眼中重要的应用领域外,量子运算也是AI未来发展重点。

虽然量子运算听起来像科幻小说,距离一般人遥远,但他认为,未来十年内,将出现「量子霸权」,也就是有国家、企业或研究者可以掌握量子运算技术,其潜在应用包括精准医疗、DNA研究或电池材料探索等,对各种科学应用将带来重大突破。

台湾顶尖产业研究机构、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石立康则指出,全球主要AI伺服器品牌集中在台湾、美国和中国,而美国与中国的大部分代工,也由台湾厂商负责,所以说台湾是伺服器大国不为过。

虽然全球面临关税战,但他认为,台湾因有技术优势,包括冷却、电源供应等,即使有关税,也可以转嫁,而且许多台湾伺服器代工厂,已转为美国设厂,并着手打造自动化工厂,这可大幅降低在美国生产,致使成本上升的影响。

顶尖产业研究机构分析师:

台湾半导体瓶颈在人才荒

川普因接下来可能祭出半导体关税,这为台湾产业带来阴霾。不过,石立康认为,半导体的本质是「中间财」,不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而是出货给模组或系统组装厂,真正以晶片形式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只占全球半导体产品产值约六.四%,纵使课徵半导体关税,主要受影响的还是最终IC消费厂商,例如苹果等,而不是半导体业者。

石立康认为,台湾半导体产业拥有韧性,足以面对关税战威胁,但产业可能面临的瓶颈在于人才,尤其高级工程师较为缺乏,但幸好AI发展快速,可望成为半导体业高阶人才短缺的解方之一。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960期
商业周刊1960期
#辉达 #AI #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