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泳霖鼓励民眾加入「听见AED」,这是由台中急诊医师创立的应用程式。发生紧急状况时,民眾可以透过line快速定位附近的AED(自动体外心臟电击去颤器),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吕丽甄摄)
杜泳霖鼓励民眾加入「听见AED」,这是由台中急诊医师创立的应用程式。发生紧急状况时,民眾可以透过line快速定位附近的AED(自动体外心臟电击去颤器),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吕丽甄摄)

苗栗县消防局第五大队泰安分队小队长杜泳霖,14年来坚守救护第一线,凭藉专业技术与坚定的热忱,成为今年「十大杰出救护技术员」得主。从处理紧急伤病患到推广民眾CPR教育,杜泳霖持续提升苗栗救护品质,成为守护地方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

从小时候就跟着义消父亲出勤开始,杜泳霖便深刻感受到消防工作的意义与成就感。他说,我觉得消防工作可以帮助人,这是我最投入的原因。后来正式加入消防队后,他开始接触紧急救护,发现透过专业处置不仅能挽救生命,也能让家乡的亲友享有更好的救护品质,这成为他持续努力的动力。

杜泳霖回忆说,刚开始在竹南分队时,我们一个月的救护量约有350件,经常面对心肺停止(OHCA)患者。面对这些紧急状况,他和队友全力以赴,力求提高患者存活率,让更多人能成功康復出院。正是凭藉这份坚持与专业,杜泳霖荣获「十大杰出救护技术员」殊荣。

他分享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一名高中生在跑100公尺到终点时突然倒地,当救护人员抵达现场时,发现他已无呼吸心跳。经过电击急救后送医,仍未能挽回生命。杜泳霖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场缺乏即时CPR施救,因此他强调推广民眾主动帮助路人进行CPR的重要性。

杜泳霖表示,我们希望学生和学校能更加重视急救教育,因此会定期前往国中、小学及高中,对学生进行宣导和教学。

谈及14年职涯经歷,他回忆刚入行时曾经歷阿兵哥游览车翻覆事故,面对大量伤患让他紧张不已。但随着接受高级救护技术员(EMT-P)训练,逐渐增强应对大型事故的能力。

第五大队泰安分队副大队长吴苙闳表示,杜泳霖自2015年参加高级救护技术员(EMT-P)训练,将近10年的努力获奖,是对他专业与付出的高度肯定。吴苙闳指出,泰安分队为主要执行山域搜救的分队之一,杜泳霖不仅亲自投入救护任务,也积极将经验与专业知识传授给山搜同仁,全面提升整体救护能力,令人佩服。

杜泳霖指出,急救成功除了专业救护人员的努力外,民眾即时进行CPR施救也具有重要意义。他持续推动急救教育,并提醒依据《紧急医疗救护法》第14-2条,施救者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免责保障,减少民眾的顾虑。现行的电话指导急救(DACPR)政策,也能协助报案民眾在电话中接受急救指导,有助提升患者的存活机会。

他也鼓励民眾加入「听见AED」,这是由台中急诊医师创立的应用程式。发生紧急状况时,民眾可以透过line快速定位附近的AED(自动体外心臟电击去颤器),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

杜泳霖表示,我们现在推动一项叫做DACPR的政策,意思是派遣员在你打电话报案时,能透过电话指导民眾进行CPR。只要民眾积极参与这项急救行动,我们的急救成功率就大幅提升。以往2022年以前,能成功康復出院的患者可能只有1、2位;推行后,2021年增加到5位,接着有10几位成功康復出院,成效非常显着。因此,我们非常鼓励民眾勇敢施行胸外按压,及时救助他人生命。

#苗栗 #消防局 #救护技术员 #CPR #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