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甲区30岁返乡青年郑程日,10年前曾罹患生殖细胞癌,在成功抗癌后取得硕士学位,并成为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2年前返乡接手父亲黑猪肉店舖,除推动行动餐车推广家乡日南社区文化,更延续母亲社区共创理念,打造共生厨房,让在地妇女包水饺创造收入,盼让日南社区共荣。

郑程日在20岁大学时期参加校队、社团,相当活跃也是校园风云人物,但当时确诊生殖细胞癌,让他震惊不已,歷经手术切除肿瘤以及復健,经过3年多抗癌,考取阳明食安所硕士,并通过经济部食品品保工程师、保健食品工程师鑑定考试,出社会后也成为国家卫生研究院担任研究助理,其乐观积极的态度,让他获得台湾癌症基金会颁发十大抗癌斗士。

郑程日多年来在国卫院,投入于食安与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研究,2023年有感于爸妈年纪渐长,且所学专业与食安、健康息息相关,让他毅然决然返家继承父亲的黑猪肉店舖。

也因为郑程日母亲广结善缘,并希望让社区繁荣改变,让他更坚定理念,推动日南地区文化和提升社区凝聚力。他说,返乡那年原本想走精致肉舖,但他认为不符合当地市场和永续性,在慢慢认识家乡时,发现日南社区有丰富的平埔族文化,便开始想着如何将猪肉店舖结合,于是打造出「崩八食堂」行动香肠餐车,并参加各大市集,贩售自家猪肉同时,也结合食农教育推广家乡文化。

郑程日积极投入推广社区文化。(日南来心肉团队提供/李京升台中传真)
郑程日积极投入推广社区文化。(日南来心肉团队提供/李京升台中传真)

后来他透过文化部、台中市政府扩大传承文化的理念,开始开发教学材料包、筹办文化工作坊,还有培训文化志工、田野调查,收集在地的文史资料,并结合当地日南国中等学校,让自由车队训练,结合平埔族迁徙文化歷史,让学生们重新復刻平埔族迁徙路线,认识台中大甲区与南投埔里镇的平埔族社区。

郑程日说,社区妈妈们就如自己的母亲,一辈子无私奉献撑起家庭、照顾家人,他也发现不少妈妈碍于生活,没办法投入职场,因此他萌生起「共生厨房」的想法,让社区妈妈在猪肉店舖包水饺,赚取一些收入补贴家用,同时也能「社区共享」,彼此分享自家农作物。

郑程日表示,他目前想扩大「共生厨房」,已规画将猪肉店舖旁的老屋改造,做社区共享、互助的据点,让社区长辈有个休憩之处、婆婆妈妈也能共享,甚至让在地学校弱势学生能在共生厨房饱餐一顿,他希望用爱接住日南社区的每个人。

#抗癌斗士 #共生厨房 #大甲区 #台中市 #猪肉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