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分析,台湾20%的关税低于今年4月初宣布的32%,相较于韩国与日本仅15%的税率,市场确实略为负面解读,不过,日、韩两国的汽车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比更高,且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因此在谈判中可能以更高成本换取较低税率。台湾的制造产能则多设于中国与东协国家,中国的互惠关税范围为37.5%至55%,但消费性电子产品为20%;台湾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投资地区,关税多在19%至20%之间,因此,野村投信认为,目前台湾税率仍处于相对公平位置。

对等关税20%税率,野村台股投资团队持中性态度。认为台湾在税率上不算吃亏,且台湾的产能主要分布在海外,例如中国大陆和东协,如果纯粹仅考虑关税水准,台湾拿到的关税与亚洲各国相比还算合理,重点是台湾可能可以因此不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在海外设厂投资的金额。

姚郁如则进一步分,从AI伺服器产业的角度来看,美国客户从台湾进口的零组件和产品成本可能会上涨20%,儘管如此,仍然低于在美国本土的制造成本。她说,一些台湾企业已经开始增加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投资,规避关税成本,预计这一趋势将会长期持续下去,更重要的是,就中长期角度,全球对AI 伺服器的需求仍旧非常强劲,基本面因素会使台湾在AI 供应链中的地位稳若泰山,并不会因对等关税而改变。

即便短期内市场情绪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姚郁如认为,高效能运算(HPC)和AI 相关产业长期发展受到的影响确实不大,任何因对等关税所导致的整理或回檔应视为加码台股的时机。不过,姚郁如也说,建议对某些产品(例如消费性电子产品)保持审慎态度,因为今年上半年需求已提前拉货,可能导致2025 下半年相关业者库存水准上升。因此,野村台股投资团队对下半年的看好族群,会聚焦在相对较不易受对等关税影响且产业需求强劲的AI供应链标的,若有回檔则为加码布局时机。

#台湾 #AI #税率 #20% #对等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