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莫拉克风灾16年重建歷程,高雄杉林区日光小林社区今(8)日上午举行「望丰-莫拉克16周年暨日光小林低碳农场动土仪式」,象徵社区以永续农业为基础,迈向绿色低碳转型新篇章。
日光小林社区由迁居杉林大爱园区的小林村族人组成,长期以传统歌谣与舞蹈推动文化保存与世代传承,近年在高雄市政府农业局辅导下,积极发展农村再生与文化体验,成功打造多元产业链,包括姜黄产品、手工艺品与柴烧年糕等,并获得多项农村发展奖项肯定。
此次低碳农场规画导入友善耕作模式,将打造全台首座黄碳社区农场,结合食农教育,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永续循环场域,为农村社区与气候行动树立典范,动土仪式由小林国小表演揭开序幕,农业局、文化局及社区耆老共同见证。
社区理事长潘枝梅强调:「我们用韧性的方法修復土地,不只是建设农场,而是在为下一代打造希望的家园。」这股由内而外的动力,带动青年返乡,投入农业与文化復兴,注入活力与新生命。
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柯灿堂指出,此案运用农村再生基金,打造由社区主导的低碳农场,不仅减碳节能,更促进社区经济与公益发展,让小林社区在气候风暴中站稳脚步,展现迎向未来的韧性。
农业局局长姚志旺表示,将持续挹注资源推动农村再生,协助社区迈向自立经营与观光转型,深化文化保存,展现重建后的生命力,共创幸福宜居的绿色未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