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政府的「宜安6号」是官方救难船,但2007年建造完竣至今18年,已逾耐用年限12年,甚至曾在海上救援时发生机械故障等问题,县府表示,会持续巡查宜安6号的轮机设备状况,也会串连东部县市向中央争取建造经费,强化东台湾的海上救援能量。
宜兰县政府海洋所管理的宜安6号是2007年5月建造完竣,建造费用2937万元,总吨数185吨,续航能力为10至11节,油槽容量68.88吨,引擎动力1032马力,但船体结构及轮机设备老旧,航行时速慢且有无法顺利完成长途拖救任务的疑虑。
宜兰县审计室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经查宜安6号34件拖救案件,有11件的地理座标位置位于宜兰县、花莲县的陆地上,此外也有拖救地点超过救难任务执行范围,增加危安风险,县府海洋所应检讨拖救案件登载位置正确性、加强维修保养或争取经费购置汰换。
县府海洋所表示,渔船在海上发生状况,一般都是由邻船协助救援,如果附近没有邻船,宜安6号就会出动,每年约有10至15次任务,包括机械维护、人力等费用,每年约要支出550万元。
海洋所表示,宜安6号会加强落实拖救前的测距作业及登载位置的正确性,以评估拖救量能并准确执行救难业务,并定期巡查轮机设备状况,如发现异状会安排修缮。
海洋所坦言,宜安6号目前的问题就是老旧,曾在海上发生机械故障,还要邻船拖救;今年会发文与东部县市、渔会联繫,盼能向中央争取1艘东部地区的救难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