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SQ321班机在去年5月21日于缅甸上空突遭遇剧烈乱流,导致1人身亡、多人受伤。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王国英透过地球同步卫星资料,完整重建飞机遇险前后的大气环境。研究显示,该班机所遭遇的乱流与深对流云系统发展密切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期刊《自然—科学报导》〈Scientific Reports〉。
这项研究首次将东亚卫星观测整合,包括日本向日葵气象卫星(Himawari-8/9),每10分钟取景一次,提供云系演变的高频率影像。以及台湾福尔摩沙卫星七号/COSMIC-2 GPSRO 资料,揭示乱流发生区域的大气垂直结构与温度剖面。并且加入飞航数据验证,包括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资料精准记录班机高度、速度与航迹,与卫星观测互相对照,得以重建乱流发生时空背景。
研究发现,班机从 07:49:21 UT(飞机开始出现轻微震动)到 07:50:05 UT(严重湍流结束),穿越两个对流云团之间的区域,航班经过区域存在高度达 55,000 英尺的深对流云,其云顶温度低至约 −80 °C,该区域的对流可用位能(CAPE)值约为 692–737 J/ kg,估算可产生最高 38 m/s 的上升气流,这些垂直气流可引发高达 1.15 倍地表重力加速度的垂直加速,是乱流的主要成因之一。
王国英希望将地球同步卫星资料导入飞行安全,提供即时资讯给航空公司和飞行员,以弥补传统机载雷达和天气预报的不足。并期待这项研究和技术能够被推广应用,以提升旅客、机组人员和驾驶员的飞行安全与舒适感。
王国英表示,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统计,去年全球定期商业客运航班总数超过4000万班次,面对全球暖化加剧,所带来气象不稳定性,飞行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需要仰赖科技与预测的力量。
王国英建议应建立即时卫星监测(光学与GPSRO)与 ADS-B 飞航资讯整合平台,提供航空公司与机师即时参考,提升跨国航班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王国英的研究专长在大气环境模拟、气候学等,早期与国内航空公司合作,利用飞机进行环境观测,包括大气污染、气候变迁及对流发展。藉由其专业气象背景,为事故找出真相,希望透过科学证据,避免未来再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