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见不少AI 智能音乐或音乐剪辑创作 App 软体,常以「限时0元」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下载,有消费者指出,下载后仍遭扣款新台币6990元,事后查看网友评价发现不少人都遇到相同情形,质疑遭到诈骗。北市法务局消保官提醒,这类 App 多以「限时0元下载」或免费体验等话术为诱因,但点选其他功能则需要另外购买付费,或未于期限内主动取消订阅,即自动续约、自动扣款模式,并直接透过信用卡或手机门号收费;若不打算续订,删除 App 并不足够,需于试用期内完成「取消订阅」手续,避免发生争议。
法务局说明,2025年迄今已接获10余件类似申诉案例,分析原因多为自动续约条款常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服务条款中,契约届期未经消费者再次确认同意就自动续约,解约方式繁杂不清楚,客服又难以联繫或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衍生消费争议。
法务局指出,这类App软体部分使用条款及隐私权说明皆为英文,多数民眾未详细阅读即同意条款并开始使用,且未留意于期限届至前取消订阅,导致遭到扣款损失荷包。
法务局提醒,消费者下载App软体前,建议先查看评价并比较,详细确认相关试用或订阅条款,若跳出付款画面则应谨慎确认,如同意试用后有退订需求,仅于手机上删除App并未有效取消订阅,须依实际使用手机厂牌于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上的「订阅」选项中进行「取消订阅」,方能避免遭业者自动续约扣款。
台北市主任消保官林传健表示,此类App软体常具有继续性契约的特性,业者往往在条款内採用自动续约、自动扣款的商业模式,透过信用卡或手机门号直接扣款,然因此类App开发商多数位于境外,App Store及Google Play的经营者亦为境外公司,消费争议申诉案往往难以于国内协商调解,消费交易存在较高风险,因涉及境外消费争议,消费者如遇到类似情形,可循国际组织「跨境消费争议网」eConsumer.gov (网址:https://www.econsumer.gov/)寻求救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