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主导的两波「大罢免蓝委」行动以惨败收场,绿营内部立刻陷入激烈的政治风暴。党内矛头指向立法院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但前扁办主任陈淞山1日直言,这场风暴并非单纯派系内斗,而是「卸责找替罪羊」的政治操作,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替总统赖清德止血。然而,他警告,若仅将责任推给柯建铭,不但无助于化解危机,反而会加速民进党信任崩盘。

陈淞山1日在《美丽岛电子报》上发表评论强调,大罢免失败的症结,并非柯建铭一人所能承担。他指出,第二阶段连署成功后,罢免本来气势如虹,却在7月26日投票日全盘皆输,关键在于赖清德6月24日「团结国家十讲」中的「杂质说」,引爆政治骨牌效应,不仅让蓝白基层迅速团结反扑,也使中间选民反感,更让部分浅绿支持者索性不投票,最终酿成惨败。他直言,大罢免的政治诉求从「毁宪乱政」到「中共代言人」过于牵强,缺乏说服力,加上赖清德3月提出的「17项国安策略」推升「抗中保台」路线,让罢免成为全面对决,结果只激化社会对立。

根据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赖清德信任度仅36%,执政满意度跌到31%,双双创下上任以来新低。不信任度与不满意度则分别高达55.1%与60.5%。至于31名国民党立委全部未被罢免,49.3%民眾认为这是在「教训赖清德与民进党政府」,仅有17.4%认为是对蓝委的支持。在责任归属方面,52%受访者认为柯建铭应负责,但同时有45.8%点名赖清德,曹兴诚、沈伯洋与行政院长卓荣泰也分别被逾两成民眾认为应负起责任。

陈淞山直指,罢免团核心人物曹兴诚与沈伯洋动辄喊出「团灭国民党」或「民眾党无用论」,这些激进言论只在同温层内自嗨,不仅无法争取中间选票,反而引发蓝白支持者危机感,促成集体反罢免行动。他认为,正是这些错误论述,加速了大罢免的彻底溃败。

他最后强调,柯建铭辞去总召,无法挽救民进党的信任危机,若民进党中央仅靠逼退柯建铭来转移焦点,社会只会视为卸责操作,结果将更为严重。他建议,赖清德应公开向社会道歉,并辞去党主席职务,同时要求柯建铭与沈伯洋下台,并承诺不再启用曹兴诚,以展现破斧沉舟的决心,才能挽回民心,让台湾走向真正的团结。

#柯建铭 #赖清德 #陈淞山 #民进党 #大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