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化社会到来,资产管理议题受到高度关注,一名老父亲向两个儿子提出要求,如果想拿价值2千万的房产,就必须与父亲同住,照料日常三餐至父亲往生,否则就只能拿200万现金,该如何分配引发热烈讨论。
房产达人「卖厝阿明」于脸书分享,父亲提出的方案是二选一,房产是台中市北区40年地坪25坪的三楼半透天厝,但选择拿房产必须让父亲居住到往生,负责照顾三餐日常,且期间不能拿房子借钱或出售,另一个选择是拿可以马上动用的200万现金。
正反看法不一,卖厝阿明引述地政士看法指出,选择透天厝看似价值较高,但必须仔细计算持有成本和使用限制,40年老屋需要投入修缮费用。其次,照顾长辈的责任难以用金钱衡量;最后,不能处分资产的限制可能长达10-20年。
如果有住房需求且能负担照顾责任,选房可能是好选择,若需要资金周转或无法承担照护工作,拿现金或许更实际。地政士强调,更重要的是兄弟间要充分沟通,避免未来产生纠纷。
另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第三个选项,兄弟俩先合作平均分担,等老父亲过世后再讨论遗产分配,但这需要兄弟之间高度互信。
律师指出,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应该签订正式协议书,明确记载各方权利义务,包括照顾标准、费用分担、房屋修缮责任、未来处分规则等,避免口头约定导致日后争议,同时也要注意税务问题,包括赠与税、未来遗产税等计算方式。
卖厝阿明则喊话,若遇到类似状况,与其思考「哪个选择比较划算」,不如考量「哪个选择最能维持家庭和谐与父亲福祉」,毕竟亲情价值远超过任何财产数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