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值得投资,但也有不少日常用品其实完全不必花大钱。随着物价节节上涨,聪明消费成为必要课题。美国理财网站《GOBankingRates》报导,财务专家马森(Melanie Musson)点名7种最常见的浪费开销,提醒消费者可从这些地方省钱,让荷包更实在。

1、 昂贵太阳眼镜

并非愈贵愈能保护眼睛。美国眼科学会指出,只要具备「100%防紫外线」标示,平价药妆店的太阳眼镜就能有效防护。相反地,若名牌缺乏UV防护,即使价格昂贵也不见得安全。

2、小包装厨房食材

小包装虽便利,但往往让你不知不觉多花钱。像是麵粉、糖、香草精等烹饪或烘焙的耐放食材,若以大份量购买,不仅价格更划算,长期下来节省的花费相当可观。

3、名牌药品

专家强调,名牌药与一般药的「活性成分、剂量、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差别只在包装与品牌溢价。一般药品通常只要名牌药的一半价格,就能达到相同疗效。

4、当季装饰品

节日商品总是特别吸引人,但当下购入往往被抬高价格。事实上,季末清仓或折扣店、量贩店,甚至二手商店都能用低价入手。不如选择耐用、可重复使用的经典款,更能发挥价值。

5、奢华美妆品

华丽广告与高价包装让人误以为效果更好,但许多平价彩妆与护肤产品成分相差无几,效果不输大厂牌。透过比较成分与用户评价,就能避免为品牌光环多花钱。

6、名牌大厂商品

不少消费者习惯认为「大厂牌才有品质保证」,其实不尽然。像Costco的自有品牌科克兰(Kirkland),据了解由知名大厂代工,品质与规格与名牌无异,差别只在包装,但是价格亲民许多。

7、瓶装水

瓶装水看似便利,却是一笔长期大开销。多数城市自来水符合严格标准,搭配滤水壶或滤芯后口感更佳。只要使用可环保水瓶,不仅能省钱,还能减少塑胶垃圾,兼顾环保与荷包。

专家提醒,聪明的消费关键在于「功能」而非「品牌」,掌握这些日常省钱诀窍,不仅能避免掉入行销陷阱,更能把有限资金花在真正值得投资的地方。

#名牌 #瓶装水 #省钱 #包装 #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