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府去年创全国之先推「高风险场所纳管」制,工厂及仓储火灾年减25%,有鑑于今年回收场火警是去年9倍,锁定资源回收场、再利用处理机构等254家业者,年底前公告纳入第2波管制对象,强化防灾改善方案,避免因常堆放大量易燃物而一发不可收拾。
桃市府去年10月修正《桃园市火灾预防自治条例》,首创「高风险场所纳管」制度,第1波全面列管危险化学品、爆裂物先驱化学物质、低温冷冻仓储等992家高风险场所,并要求增设防火措施与防火区画,未改善者依法优先拆除,火灾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25%。
但已连续3年仅有1件的回收场火警,今年至今已暴增至9件,对比2020年和2021年各5件,也几乎快2倍,分析火警频传原因与厂内堆置大量易燃性物质、消防设施又不足有关,包括地下工厂违规囤放、锦美纸业仓储起火,以及部分资源回收场缺乏完善管理等,不仅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也对周边居民安全及环境品质带来严重威胁。
环保局为有效降低火灾风险并加强管理,特别针对辖内具有大量堆置易燃性物质的事业全面盘点,锁定对象包括90家资源回收场(纸类及塑胶)、128家再利用机构(塑胶、橡胶、纸类及木材)、22家废弃物处理机构(易燃性、反应性或有害混合溶剂及润滑油),并针对非法厂址与地下工厂等高风险据点,额外纳入14处,总计第2批将纳管254家事业,预计今年底前公告。
环保局将要求强化消防设施及防灾改善方案,未来也会持续滚动式管理及检讨《桃园市火灾预防自治条例》的落实度,持续精进科技执法,希望透过扩大列管与强化管理,全面降低环境与公共安全潜在威胁,更期待以制度管理取代传统人力经验的治理新模式,可供全国县市参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