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大王胡汉龑(左二)出席刑事局打诈记者会,中为刑事局长周幼伟。(警方提供)
吊车大王胡汉龑(左二)出席刑事局打诈记者会,中为刑事局长周幼伟。(警方提供)

因应假冒名人诈骗案件日益猖獗,刑事局10日举行记者会,揭露诈骗集团结合人工智慧(AI)影片生成技术,制作假冒公眾人物拟真影片行骗的最新态样,呼吁全民提高警觉。此外,为防范普发现金1万元诈骗,刑事局提醒民眾坚守「不点击、不填输、不匯款、不转传」四不原则,一切以官方资讯网站公布内容为准。

刑事局统计114年1月至9月,已通报下架假冒名人诈骗广告共1万7461则,若民眾再发现类似广告,可透过数位发展部「网路诈骗查询通报网」通报下架,共同防堵诈骗讯息。

今天记者会,刑事局邀请积极投入公益与反诈宣导的启德机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汉龑出席,社群平台也有假冒他影像卖保养品的AI诈骗。

他表示:「AI技术让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连我自己都差点上当。民眾若未提高警觉,极易陷入陷阱。」他并以自身遭遇提醒民眾,面对涉及金钱的资讯,应「冷静思考、停下手指、看清来源、小心查证」,不要因一时衝动而误信不实讯息。

165打诈仪表板最新统计,114年10月全国平均每日受理诈骗案件441件,财损1亿9496万元,较去年同期(585件、3亿8966万余元)分别下降25%及50%。诈欺手法受理数前3名分别为:网路购物诈骗,占30.29%居首;其次是假投资诈骗,占11.18%;再者是假交友投资诈财诈骗,占8.07%。若以财损金额观察,假投资诈骗仍最严重,占比高达41.09%;其次是假交友投资诈骗,占19.01%;最后是假检警诈骗,占16.96%。

刑事局提醒假冒名人诈骗容易取得民眾信任,需要留意下列几种诈骗手法:

1、假冒名人赠书诈骗:诈骗集团以名人赠书、公益回馈或限定赠品作为诱饵,透过脸书等社群广告引流,进而邀请民眾加入LINE好友或专属群组,营造「获利截图」与「成功案例」稳定获利假象,随后假称配送商品以诈取个人资料,甚至逐步诱骗民眾交付投资资金,最终造成财损。

2、假冒名人推销商品诈骗:歹徒冒用名人肖像、影片或偽造帐号,以「职人监制」、「专业团队」等名义贩售保健食品、减肥产品或其他生活用品,并透过通讯软体持续询问身体状况、提供个别建议等方式建立信任,并以限时优惠、库存紧张等压力促成匯款。消费者除财损外,亦可能因收货来路不明产品而对健康造成风险。

3、假冒名人投资诈骗:诈骗集团假冒财经专家或企业领袖之名义,在社群平臺成立投资群组或制作广告、贴文宣称掌握内线消息,佯称高报酬、短期大幅获利,争取信任,再安排专人私讯接洽或至住处面交收取投资款。常见遭冒用之名人包含黄仁勋、谢金河、张忠谋、张国炜等。

4、AI生成影片诈骗:歹徒撷取名人既有影像或语音素材,运用人工智慧合成拟真影片或语音片段,制作看似「本人代言」之短片或直播截图,用以背书商品或投资标的。该类手法结合社群演算法推播,扩散速度快且辨识难度高,易让民眾在未查证下产生信任,进而下单或匯款,发现被骗。

此外,政府普发现金1万元政策甫上路,已有1位民眾遭钓鱼简讯诈骗、2位遭假检警诈骗。其中,刑事局与嘉义市政府警察局共同侦破1件假检警诈骗案,逮捕1位车手及1位协助架设网路电话交换机(IPPBX)的犯嫌。

刑事局指出,为协助民眾快速辨识诈骗手法,在「165打诈仪表板」网站特别设立「普发现金1万元」专区,汇整相关新闻、防诈宣导资讯及警方打诈成效,并即时揭露诈骗集团假借政府名义行骗的最新案例。民眾如接获可疑讯息或有相关疑虑,均可至该专区查询确认,避免遭诈。

#启德 #胡汉龑 #刑事局 #AI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