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11日发表署名杜宇航的评论文章表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穫,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带着乡亲打坝修田、建沼气池,他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年轻干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趁着年富力强多做一些事、多吃一点苦、多经歷些锤炼,有利于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加快实现从「入行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转变。
文章称,现实中,有个别年轻干部成长较慢,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不出来、顶不上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作中拈轻怕重,遇事爱拿「资歷浅」「没经验」当挡箭牌,对于分内苦活累活、急事难事能躲就躲、能推则推,工作中吃一点苦就发牢骚抱怨,觉得吃了亏。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实则在「安逸」中蹉跎时光、消磨干事创业精气神。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内心想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工作中只凭一股蛮劲埋头「拉车」,却不懂抬头「看路」,身陷事务主义原地打转,难以真正提高认识水准和工作水准。
评论强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宣导年轻干部「自找苦吃」,并不是鼓励搞「没苦硬吃」。吃苦,关键要苦对地方、苦在点上,这样才能苦出价值。年轻干部要以理想信念为「定盘星」,把吃苦耐劳与牢记初心使命紧密相连,在为群眾解难题、办实事中找准干事创业的立足点、着力点、发力点,既保持肯吃苦的韧劲、敢吃苦的勇气,又增添会吃苦的智慧。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优化路径,把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方法的改进切实体现到民眾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将「吃苦」的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到提升民眾的获得感、满意度上。
文章认为,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臺、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在新时代扛起重任、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干劲拚劲,创造出无负时代、无负歷史、无负人民业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