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名45岁李姓男子,前(9)日与13人登山队一同攻登郡大山,李男负责押队,未料却失足坠落180公尺深的山谷罹难,队员事发后2小时才发现。因时序进入冬季,高山温度及气候骤变造成困难度增高,玉山国家公园也归类出三大容易发生坠崖状况与注意事项,盼民眾能安心登山、安全下山。
时序进入冬季,超过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在冬季的气温亦降至0度左右,如接续冷气团或寒流来袭,高山地区即换上雪白冬衣,登山步道也会结冰难行,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呼吁、提醒山友,务必注意冬季雪地登山安全。
玉管处表示,非雪季期间,在山区陡坡、裸岩、崩塌地或断崖等地形从事登山活动,原本就容易导致意外发生,更遑论在冬天低温容易结冰的步道,或甚至是遭覆盖冰雪的步道,而导致坠崖事件的风险就非常的高。又雪季登山除克服脚下的困难外,还要面对恶劣的如低温、强风、浓雾甚至暴雪等气候,如无经验者,遭遇天气之突变,可能会因应不及,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意外发生。
山友坠崖意外三大原因
为了让民眾能在登山时获得更安全的保障,玉管处也特别归类出三大容易发生坠崖状况与注意事项,呼吁山友务必谨记,确保登山安全。
一、粗枝大叶类:
1.贪看风景不注意脚下
2.错身时竟然站在崖边
3.技术、装备不足者
二、体能不足或有高山病徵:
1.体能不足导致注意力低落
2.高山脑水肿导致失去平衡
三、视线不佳时:
1.摸黑赶路,头灯不亮
2.天候因素 (而且天候不佳时,直升机不会飞)
结伴同行变「实质独攀」酿危机
玉管处表示,由于每个人的状况不同,在长距离、长时间的登山行程中难免会有落差,好的领队会调控队伍行进速度及规划合理停等时间与地点。但近来常见队友间因彼此不认识,就拆队走散,变成名义结伴同行,实质独攀的状态。
玉管处吁请山友应慎选伙伴及领队,找熟悉彼此登山习惯、体能相近、富有责任感的人同行,一路上对彼此不离不弃的羁绊情谊,更可以见证「登山如同人生道路上要有良师益友同行」的王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