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国小营养午餐10年来支出86亿元,其中水果占13亿元,但如莲雾、芭乐、百香果等整颗品项水果,多得靠刀子等截切器具才有办法食用。议员洪婉臻表示,也许大人能够靠剥来食用,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该如何是好,应研议增设截切水果选项。北市教育局回应, 尚需考量截切易氧化、维生素C流失与保鲜时间短、微生物繁殖等食安风险,将邀集学校讨论可行方案及试办模式。
洪婉臻11日在教育部门中指出,台湾是水果大国,但多数水果没有出现在营养午餐里,当季水果约有19至23种,学校通常只用6至10种,如莲雾、芭乐、香蕉、枣子、橘子、百香果等,其中有些品项孩童「看得到但吃不到」,需要靠刀子等截切器具才有办法食用,也许大人能够靠剥来食用,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该如何是好。
洪婉臻现场也请教育局长汤志民示范如何食用「整颗」类型的水果,汤志民说柳丁要直接剥会「比较辛苦」、百香果则要切开再使用汤匙;洪婉臻说,光大人要剥皮就有点困难,孩童在学校的午餐时间只有25至30分钟,要打饭菜、食用、整理餐具、再吃水果时间怎么够;汤志民说,水果能够当季、多样化对孩子来说比较营养,对于「整颗」类型的水果孩童要食用须花较多时间。
洪婉臻直言,这些没办法食用的水果最后会被孩童「创意处理、孝敬父母、烂在书包」,像是将吸管插入百香果里面,或是拎了一堆同学不要的水果回家,甚至是塞在书包被压烂;水果供应品项少,又整颗供应、去皮困难、完食率低,甚至直接进厨余桶报废。
洪婉臻说,国小营养午餐10年来支出86亿元,其中水果占13亿元,结果孩童却不买单,为让孩童营养更均衡、选择更多元,应研议营养午餐增设截切水果选项,同时未来改为截切方式提供食,也要选择环保材质盛装,如果经费窒碍难行,可先从小学开始试办。
汤志民表示,对于提供孩童多样、方便的营养午餐水果来吸收营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需截切水果的方向会研议办理。
教育局回应,学校午餐菜单设计及供应内容依教育部「学校午餐食物内容及营养基准」为依据,以每日供应1份水果为目标,学校午餐供应水果採用当季食材,以方便学生食用为原则,配合学生年龄及食用状况适度调整供应,并加强食农教育指导学生认识水果及食用方式。
教育局指出,针对裁切水果或能增加学生食用意愿,因学校午餐供应尚需考量「水果截切过程易导致氧化」、「维生素C流失与口感变差」、「截切后保鲜时间短」、「冷藏保存与快速配送」、「微生物繁殖与食安风险」及「包装材质若为一次性塑胶,增加环境负担」等因素,将邀集学校讨论可行方案及试办模式,并同步询问团膳业者有关冷炼、保存、食安、环保包装等议题,确认后以实施计画方式寻找有意愿学校研究规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