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赖清德于今(11)日颁发第13届总统科学奖时特别谈到,未来会持续做好基础科学教育,发展高教深耕,并加深与世界学术链结,同时也期望未来30年内,能在物理、化学、医学3大领域增加3名台湾诺贝尔奖得主。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直言,这是极度好高骛远的说法,执政党如今把研发经费都投到半导体产业,导致基础科学研究偏废,这个作法如果没改变,50年也培养不出1名本土得主。

叶宗洸表示,赖清德所提到的3大领域,根基都在基础科学,但眼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基础科学资源不足,因此怎么能期待学者做出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表示,执政党如今把研发经费都投到半导体产业,导致基础科学研究偏废,这个作法如果没改变,50年也培养不出1名本土得主。(本报资料照)
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表示,执政党如今把研发经费都投到半导体产业,导致基础科学研究偏废,这个作法如果没改变,50年也培养不出1名本土得主。(本报资料照)

叶宗洸也说,尤其过去20到30年间,在国内引发关注的科研项目几乎都是半导体相关产业,甚至连供电情况来说,都是以满足台积电为第一优先,税率方面也是以相关产业为优先补助,导致传产发展很辛苦,都是靠自己。

叶宗洸说,由于政府发展产业的目光太过短视,眼中只看得到能帮官方获得利益的产业,因此也就牺牲掉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

叶宗洸认为,如果赖政府真的想要达到获得诺贝尔奖的理想,政府投入资源的方式、想法一定要改变,唯有让基础科学获得更多资源,才有办法吸引学生、年轻科研人才的投入,否则依照现况,研究室要招募人才都非常困难,「想得奖,怎么可能靠单打独斗来换?一定要靠长年累月才可能,不能光用嘴巴说你期待与支持!」

#赖清德 #诺贝尔奖 #清华大学 #叶宗洸 #基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