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关系紧绷、川普政府对台政策仍不明朗之际,台湾积极向欧洲拓展外交版图。副总统萧美琴罕见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发表演说,凸显欧洲对台湾态度转趋开放。德国与欧盟近来对北京立场日益强硬,专家指出,台湾正试图抓住欧洲放宽限制的契机,形成如雪球般滚动的外交扩散效应。

综合《彭博社》、《金融时报》与《美联社》报导,台湾副总统萧美琴周五在布鲁塞尔罕见地向一群国际议员发表演说,呼吁欧盟加强与台湾安全与贸易关系。

虽然欧洲议会与欧盟强势的执行机构属于分立体系,且不主导广泛的政策方向,但台湾方面仍成功取得比利时与德国政府,以及欧盟外交部门的批准,让萧美琴此行得以成行。负责筹划行程的台湾外交部次长吴志中接受《彭博新闻》访问时表示:「一般而言,这类访问通常需要数月筹备,但萧副总统的行程仅用约一个月就完成沟通,出发前几天即获得所有欧洲伙伴批准。」他补充说:「欧洲各首都已逐渐意识到台湾的重要性。」

据一名知情台湾官员透露,台湾希望萧美琴此行能为未来拜访更多国会开启大门。该官员因消息敏感而要求匿名。

欧盟发言人则表示,欧盟依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有意维持与台湾这个理念相近的民主政体及重要经济与高科技伙伴的密切关系」。

全球政治风险谘询组织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和东北亚事务高级分析师杰瑞米.陈(Jeremy Chan,音译)指出:「随着欧中外交与经贸关系持续恶化,布鲁塞尔与柏林已越来越没有理由在台湾议题上刻意避开中方的红线。」

智库蒙田研究院(Institut Montaigne)亚洲计画主任杜夏特(Mathieu Duchâtel)表示:「对台湾来说,希望能抓住欧洲放宽限制带来的机遇。这是一种雪球效应……也是透过实际互动所产生的连锁效应。」

德国虽称蔡英文此行属私人访问、未安排官方会晤,但此举仍显示柏林对北京态度转趋强硬。这一转变源于德中关系恶化,及欧洲日益认识到台海稳定对贸易与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纽约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资深顾问巴尔金(Noah Barkin)表示:「多年来,德国政府处理台湾事务时极为谨慎。蔡英文2020年连任成功时,柏林拒绝表达祝贺。但随着中国升高对台湾的压力,并企图将自身的一中政策定义强加给其他国家,近年来德国的立场也有所改变。」

#台湾 #欧洲 #欧盟 #布鲁塞尔 #台湾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