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陆智慧盖楼原地升级幸福感老房焕新民生温度更添暖。(大陆央视)

大陆央视12日报导,大陆「十五五」规画建议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相比「十四五」规画纲要里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力度进一步增大。如何让老房子、老社区尽快焕新,各地各部门正积极想办法。这两天,北京一个有70年歷史的老社区迎来改造,困扰居民多年一块「硬骨头」要被啃下了。

正在改造的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社区,54幢楼体中,29幢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居住条件差。楼内十几户居民除共用一条贯穿走廊、厨房、卫浴等公共设施。楼顶是改造最大难点,长达70多米木质大屋脊,使用久远、老化严重。

「十四五」期间,管庄东里居民充满憧憬。但作为央企宿舍区,管庄东里社区困难要比别人多得多。

难改,但不能不改。「十四五」期间,大陆中央财政前后拿出逾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改造,累计安排超过5400亿元,支持城镇老旧社区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北京,除了专门一个五年规画,2024年还针对管庄东里这样大屋脊居住建筑,提出消防安全改造具体目标,要在2026年前完成所有大屋脊建筑相关改造。

改造第一步迈出,管庄东里社区23号楼这两天正在更换屋顶。这次用了未曾用过新技术,用强度高、耐久性好钢结构,取代已腐朽、变形木结构。

借助这种钢结构屋顶,改造团队这次实现「分段流水作业」和「预制式装配」等施工工艺,使得单幢楼屋面施工周期从以前2个月压缩到仅需20天。现场像堆积木,不到一上午就搭好一组钢结构房架。

五年来,建造方式从传统「搬砖砌墙」变为现代化「智慧盖楼」,广泛应用一大批新装备、新产品。在管庄东里社区改造现场,因有了钢屋顶,还可在屋架内填充高性能保温材料,使住户冬季室内温度提升摄氏2—3度。 木屋顶变钢屋顶,还摒弃传统单层防水做法,实现以高性能防水卷材为主体的「三道防水」。

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旧改项目指挥长王红军指出,「十四五」期间,老旧社区改造、工业厂房升级、公共建筑修葺、歷史风貌改造、地下管网更新,目前整个城市更新量比2024年已翻了近两倍量。

仅靠新技术不能完全解决老旧社区问题,特别是「老龄化」现象。管庄东里社区25号楼改造施工现场,有一个只对居民开放的实体样板间。怎么改、用什么材料,楼道、屋面、室内管线布局什么样的,改造团队用一种「看见未来」方式,让居民在这里「眼见为实」。

其实,像这样「大动干戈」改造中,填充细致入微「民生温度」,不是管庄东里一家做法。「十四五」期间,好经验和做法正在从一个社区复制到另一社区,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王红军指出,透过把大屋脊改造的关键技术、工艺参数、操作规范等整理成标准化「技术包」,形成可复制旧改「范本」,推广到北京数千个大屋脊楼幢改造和大陆更多同类旧改项目中,助力破解老旧社区改造共同难题。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副乡长宋晓红表示,接下来五年,面对「十五五」规画建议中提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及「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更多比管庄东里还难改的项目将有望加快列入改造清单。全力推进老旧社区结构改造、节能保温改造、适老化改造,及公共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改造。

#老房 #屋顶 #老旧社区 #城市更新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