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关税谈判已进入最后攻防阶段,外界高度关注美方要求台湾投资金额至少3500亿美元起跳。产业人士指出,企业其实不太在意「政府投资金额多寡」,更担心谈判结果模糊不清,可能影响后续布局与决策。

美国媒体 Politico 今日报导,美方向台湾提出的投资要求区间,落在「介于韩国的 3,500 亿美元、与日本的 5,500 亿美元之间」,台湾目标则是在 11 月底前完成协商。 今年7月曾传出台湾当局,为争取更优惠税率,考虑提出3,000至4,000亿美元的投资计画。

研华嵌入式事业群总经理张家豪今(13)日受访表示,美方要求的金额是多少「不是业界能决定的」,企业最在意的是「结果要明确、方向要清楚」,才能根据条件制定后续因应措施。

张家豪表示,研华在4月关税开始,「就已经审视我们所有的出货状况」,美国市场虽占研华营收 30%,但真正受关税影响者,只是其中 6% 的大陆制产品,「我们在川普第一任期就开始移动产能,现在美国市场受关税衝击的比例很低。」

张家豪并指出,川普政策可能加速全球半导体设备与供应链向美国集结,反而将带动当地设备需求,「大厂会被吸引赴美投资,相关基础建设需求增加,我们也会受惠。」

台湾机械工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则呼吁,关税对出口产业至关重要,「税率越低越好,越快公布越好。没有明确结果,企业就难以往下一步走。」

此外,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午也回应,现在有一些外界讯息未经任何证实,但是都不会影响双方正在进行的谈判内容跟进度。

中央银行副总裁严宗大上午在立法院备询时表示,目前谈判仍未拍板,对外界传闻的投资金额并不掌握。外界担忧是否动用外匯存底,他也回应,外匯存底是否变动,取决于「央行是否进场调节」与「外匯市场供需状况」,并非看个别事件。

#研华 #张家豪 #台美谈判 #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