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筑产业永续脚步走下坡。根据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最新报告指出,越来越多建筑公司停止计算「隐含碳」(embodied carbon),也就是建筑在开採、制造与施工所有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报告指出,高昂的初期成本、不明确的回报,以及地缘政治不稳,正成为绿色建筑投资的3大阻力。
RICS拥有超过 150 年的歷史,致力维护行业标准并激励现任及未来的专业人士,足迹遍布全球 140 多个国家,包含土地、房地产、建筑和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等等。
RICS11日发表有关全球绿建筑研究报告,搜集来自36国、超过 3,500 名不动产与营建专业人士的意见。结果显示,儘管「永续发展」依旧是业界热门议题,但实际落实绿色施工与碳排管理的进展正陷入停滞;调查中有46%的建筑专业人士坦言未对工程进行隐含碳排评估,情形比前一年还高;仅有 16% 的人表示碳排数据真正影响了材料选择。
其中,建筑环境目前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0%,其中隐含碳排预估在 2050 年前将占新建工程排放的一半。RICS 呼吁各国政府制定明确的脱碳路径、推广并强制执行评估和报告、设定碳排放量,并扩大生物多样性保育措施等等。
亚洲永续需求放缓 仅中东与非洲逆势成长
在亚太地区,绿建筑需求成长速度也明显趋缓,与全球趋势一致。其中,美洲地区的降幅最剧,欧洲需求同样冷却,唯有中东与非洲(MEA)地区的绿建筑需求仍持续上升。
儘管如此,仍有约40%的受访者指出,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在增加。不过感受到「显着成长」者不到1成,另有6成表示变化不大;报告指出,这种趋势与美国带动的政策转向与商用不动产市场周期疲软密切相关。
高成本与认知落差成挑战
报告指出,「高额前期成本」与「报酬不确定性」是建筑业投入永续的最大障碍,亚太地区受访者中有40%也认为投资人缺乏环保意识。更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地区在「消费者与租户对绿色建筑缺乏需求」指标中位居全球第一;换言之,亚太市场的民眾与企业对绿建筑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显示市场尚未全面转向绿色价值。
虽然碳排测量进展停滞,但对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育的关注正在上升。全球超过6成的专业人士认为「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是关键议题,美洲与中东非洲地区的认同度最高。
报告发现,投资者与租户对「绿建筑价值」的关注焦点不同:投资者重视「认证」与「气候韧性」,而使用者更看重能源效率、室内环境品质与节水等实际营运成本;存在的差异,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挑战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