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专家、退役陆军中校戴维斯(Daniel L. Davis)周三(12日)专访麻省理工学院(MIT)国家安全与防卫科技专家波斯托(Theodore Postol),针对俄罗斯最新核动力巡弋飞弹「海燕」(Burevestnik)与「波塞顿」(Poseidon)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进行深入分析。波斯托不断警告,美切勿低估这些武器技术突破,恐让美国现有防空与反导系统完全失效。

波斯托指出,普丁10月宣称成功试射的「暴风雪」巡弋飞弹,具备核动力引擎,可持续飞行超过15小时、航程达1万4千公里,「几乎无限射程、可从任意方向攻击」,且飞行高度低、雷达反射面积极小,足以避开所有现有防空雷达侦测。「这枚飞弹可以在敌方领空盘旋数小时后再突袭目标,现有的爱国者或其他系统根本无法拦截。」

西方没侦测到辐射?不代表非核动力

外界质疑试射未出现辐射迹象。波斯托解释,核反应炉虽释放伽玛射线与中子,但除非在飞行路径下方近距离侦测,否则难以捕捉信号。「气流虽会带出放射性物质,但衰减极快,远距离雷达或感测器根本测不到。」因此「未侦测到辐射」并不能否定其核动力属性。

1950至1960年代,美苏都曾研发核动力飞行器,但因体积庞大、辐射外泄及电子元件受损而中止。波斯托认为,俄罗斯可能透过缩小反应炉功率并採取亚音速设计,成功减轻辐射与热管理问题,使飞弹既能持久飞行又不致污染环境。

他同时批评美国宣称正在建构的「金穹」(Golden Dome)防御计画不切实际。「太空拦截系统无法对付低空巡弋飞弹,甚至连现有爱国者雷达都常因地面杂讯而漏侦敌弹。」波斯托举例,沙乌地阿拉伯油设遭伊朗巡弋飞弹袭击时,爱国者雷达就「完全没看到来袭」。

拦截演习,实靠统计数据造假

波斯托进一步指出,美国陆基拦截系统(GBI)在实测中命中率极低,「官方宣称61%成功率,其实是统计造假,失败测试直接不列入统计」。实际上,他认为成功拦截机率「趋近于零」,而俄中甚至北韩都能利用大量诱饵气球与假弹头混淆雷达,想完美拦截不可能。

至于另一项被普丁称为「海底末日武器」的「波塞顿」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波斯托形容它是「可长时间潜伏的迷你核潜艇」,可搭载威力达一亿吨的核弹头,足以摧毁整座港口城市。

他警告,美国若继续高估自家防御能力、低估俄军技术突破,「未来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核灾难」。

#俄罗斯 #国防重点 #美国 #Daniel L. Davis #核动力巡弋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