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我从加拿大回上海,经歷国内的隔离。今年五月,我从上海去加拿大,又经歷了加拿大的隔离。两者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隔离注重不能有漏网之鱼,而加拿大的则更担心防卫过当。 中国原则:寧可错关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我们在上海下机后,立马给穿着防疫服,带着防疫眼镜的工作人员引入各自居住区所在的工作台,登记
中国的消费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结构的理顺和持续发展,很多人说是医疗、教育、养老和住房等改革滞后惹的祸,后顾之忧太多,不敢消费。笔者认同这种判断,但笔者却认为,更重要原因是买外匯发人民币方式的阻滞。 经济运行靠卖掉。只要能卖掉,就有订单就业和经济繁荣,否则,经济势必低迷。卖掉的最重要需求是消费。米帝的消费占GDP70%
有一年,人行上海总部让我去接待周小川行长,走进贵宾室,我的老师龚浩成已经坐在那里了,他是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前行长,80多岁了。他大声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无比激动,几十年没见,我可叫不出我那么久远的学生。更让我震撼的是,閒聊时,他说:我最反对做大做强。我说,那就做强做大。因为,大而不强是肥胖,强而不大才精悍,顺序不可颠倒。
纸币是现代国家的债务凭证,它的发行要以政府偿债能力为依据,并受它约束,但也有国家的纸币只发不还。笔者无意褒贬这两种操作,而只是想客观地比较它们的机制和影响,但走笔结果发现纸币只发不还正是经济结构紊乱的重要原因。 美联储买进公眾手中的国债发行美元,实际上是以美债为抵押,给财政部提供贷款。美债到期,财政部用税款偿还美
文革期间,史学界有过李岩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作用的争论。一派说李岩是混入农民起义军的阶级异己分子,是他导致李自成起义的失败;另一派说,李岩背叛了地主阶级的出身,为李农民起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派说,歷史上根本没有李岩这个人。笔者以为针对米帝有没有滥用美元霸权的争论,也要遵循同样的逻辑,首先要搞清楚美元到底有没有霸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不少人认为,美元与黄金脱鉤,与石油挂鉤了。甚至有说,石油是美元的担保。这些说法貌似政治正确,却不符合美元发行迴圈的技术逻辑,美元的担保主要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凭空无偿的。 美元的印刷成本才区区几分,凭什么让公眾放弃100美元商品劳务的价值来持有?在布雷顿体系中,它可以兑换成黄金,所以黄金
通常人们只看见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却忽视在此之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价值观崛起,只有产权明晰贯穿于所有的领域,工业革命成果归属明确,财富才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大陆很多逻辑和思路都从苏联引进,儘管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果,但是在货币发行上的逻辑和产权还非常需要理顺。 按照苏联货币银行学教科书的逻辑,货币
给姚明上经济学,讲到等价交换时,姚明问,等价了为什么还要交换?这是我教过的无数学生中的唯一颠覆性提问。我说,因为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更因为交换可以得到额外的好处。那次我没有做深入的展开,其实姚明的提问已经质疑,传统教学视为圭臬的等价交换。 所谓等价交换,那就是交换双方得到的与付出的一致,不管是劳动时间,还是价值形
百岁学者周有光先生早就告诫:要站在世界看中国,而不能是站在中国看世界。此话今天更觉振聋发聩,余音绕梁,未来数十年仍将不绝于耳。只要我们还囿于国内视角,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认知就会有偏差,这偏差越大,我们付出的代价就越沉重。维予不信,请看以下的例子。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压力,美联储把利率打到并保持在0~0.25%上
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次贴上地主、资本家和走资派等标籤,善恶不辨地打倒一批人,进而毁灭宝贵的传统文化。这好像是中国人的什么毛病,但实际上是人类共同的「左派幼稚病」。不信,请看最近多国的黑人闹事,他们给某些人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籤,然后破坏正常生活秩序,毁损歷史文化的遗产。 佛洛伊德死于警察执行警务,但警察抓捕他,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