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结构生物学的搜寻结果,共10

  • 魅力深圳》深圳科技馆爆红!推出950项互动设施 台商惊呼:超前部署

    魅力深圳》深圳科技馆爆红!推出950项互动设施 台商惊呼:超前部署

    「我看到五岁的孩子在操作核磁共振仪器(MRI模型)。」一位张姓高中生家长讶地说,量子科学、数位孪生、机器狗、自动驾驶等,只在科技展产业论坛、股市﹑大学课堂或研究室出现的新科技,在「深圳科技馆」通通摸得到看得到,以AR、VR及各种游戏互动方式,广撒科普种子,他直呼,「太超前部署!」

  • 东海杰出校友揭晓 六大领域菁英点亮70周年校庆

    东海杰出校友揭晓 六大领域菁英点亮70周年校庆

    东海大学70周年第26届杰出校友名单揭晓!当选的六位校友分别来自科技、医药、半导体、人文、科学与公共服务领域,展现东海培育跨界人才的深厚实力。

  • 汉康生技研发日 聚焦智慧医疗

     致力于开发创新多靶点药物的汉康生技于8月7日举行「汉康生技研发日」,匯聚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外部研究人员,共同交流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技术、经验与突破。

  • 提供新型「生物农药」靶标  陆两科学团队发现植物免疫启动新机制

    提供新型「生物农药」靶标 陆两科学团队发现植物免疫启动新机制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凌晨3时,以「背靠背」形式,线上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不同团队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

  • 蛋白质结构预测 AI生技新突破

    蛋白质结构预测 AI生技新突破

     5月由Google DeepMind和Isomorphic Labs共同发表最新一代AI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 3,这是生技研究的又一大突破。

  • 林建甫专栏》蛋白质结构预测 AI生技新突破

    林建甫专栏》蛋白质结构预测 AI生技新突破

     今年5月由Google DeepMind和 Isomorphic Labs共同发表最新一代AI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 3,这是生技研究的又一大突破。

  • 陆科学家8年突破性进展 补上叶绿体基因研究最后一块拼图

    陆科学家8年突破性进展 补上叶绿体基因研究最后一块拼图

    《中国科学报》1日报导, 2016年1月,回国不满半年的张余,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人员遴选申请书》里写道:「申请人拟开展的工作是运用结构生物学研究叶绿体编码的RNA聚合酶(PEP)的工作机理和调控机制。」8年后,张余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周菲团队合作,解析了PEP的冷冻电镜结构,并揭示了该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装配零件」「装配模式」「功能模组」,为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打下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3月1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细胞》。

  • 《产业》原子解析度 直击DNA光解(酉每)酵素的修復过程

    DNA损伤有多种类型,是导致癌症或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之一,生物体对此进化出不同的修復机制,但其修復过程仍是未解之谜。由中央研究院蔡明道院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雷射,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反应结构拍照,首次在原子解析度下直击光解(酉每)酵素修復DNA损伤的完整过程。此研究成果已于112年12月1日周五发表于顶尖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

  • 中研院解密DNA修復过程 登上国际期刊

    中研院解密DNA修復过程 登上国际期刊

     DNA受损情况有多种,大多都是导致癌症或遗传性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因之一,不过生物体修復过程至今依旧是未解之谜。为解开这项基因研究难题,中研院院士蔡明道领导国际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雷射,首度在原子解析下捕捉到光解酶酵素修復DNA损伤的完整过程,研究成果获刊于知名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

  • 中研院解密DNA修復损伤过程 登国际期刊《Science》

    中研院解密DNA修復损伤过程 登国际期刊《Science》

    DNA受损情况有多种,都是导致癌症或遗传性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因之一,不过生物体修復过程至今依旧是未解之谜。为解开这项基因难题,中研院院士蔡明道领导国际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雷射,首度在原子解析下捕捉到光解酶酵素修復DNA损伤的完整过程,研究成果获刊于知名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