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英国大选的搜寻结果,共49笔
据观察者网引述路透报导,10月14日,在英国政府举行的国际投资峰会上,英国贸易大臣雷诺兹表示,由于英国汽车行业尚未正式要求英国贸易救济局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英国不打算效仿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徵收关税。雷诺兹补充称,他关心的主要是英国生产商能否获得繁荣和开放的出口市场。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中国一直有意在伦敦兴建全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但这一计画在2022年底被地方政府否决。2年过后,中方近日突然重新向地方政府提交一模一样的规画申请。分析认为,北京有意借此测试工党新政府。
据自由亚洲电台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报导,中国一直有意在伦敦兴建全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但这一计画在2022年底被地方政府否决。两年过后,中方近日突然重新向地方政府提交规画申请。分析认为,北京有意借此测试工党新政府。
新闻提要■欧洲社会分裂程度加剧,导致英法等国领袖难以取得广泛民意支持,这也意味着:执政压力变大、更容易被赶下台。
7月4日是英国大选日,总体来说,却是沉静地不像有竞选活动在进行。日前许多香港新住民的「首投族」,已表达他们的惊讶与不解。我也没收到选举公报,只好上网查看我选区的候选人,首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政党和其宣言(Manifesto),而个人政见却寥寥无几,英国投票主要是投给政党。
根据最新CFTC资料显示,对冲基金对英镑的上涨的押注增加,截至7月9日,杠杆基金净多单增加5,319口至57,245口,创下近6年以来最高水位,整体来说,相较美国经济成长、通膨增速放缓,英国通膨则是仍具僵固性,且经济復甦优于预期,有利英国央行维持高利率,加上英国大选顺利落幕,政局较美国及欧元区相对稳定,都将利多英镑走势。
川普遭遇枪击案后,英国政府的政治暴力顾问伍考克(John Woodcock)提出警告,社会日益加剧的偏激风气,易助长极端行为,对民主造成威胁,也令政治人物蒙受极大暴力威胁的风险,他并呼吁英国内政大臣古柏(Yvette Cooper)尽快对日前英国会选举中候选人遭受的恐吓事件展开调查。
7月4日是英国大选日,总体来说,却是沉静地不像有竞选活动在进行。日前许多香港新住民的「首投族」,已表达他们的惊讶与不解。我也没收到选举公报,只好上网查看我选区的候选人,首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政党和其宣言(Manifesto),而个人政见却寥寥无几,英国投票主要是投给政党。日前,我问邻居去投票吗?他回说:「不知道耶…一点也不鼓舞人!」(No idea … not inspiring at al!)他反问:「妳呢?」(Are you?)投票当日,我告诉他:「我将与一位BBC记者,共同撰写一篇文章,关于英国与台湾选举和民主的比较。我已经投完票,今晚参加一个通宵计票的观察派对(Watch Party)。台湾年初1月13日大选的投票率,约为71.86%。不知这次英国会有多少?」不久后,就收到邻居的讯息,说他刚刚投了。我想是台湾的投票率,激励了他吧?!
英国大选结束后,工党胜出,施凯尔(Keir Starmer)出任首相。新政府承诺将重新审视英国与中国的关系,这一政策变革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美国之音引述学者观察,工党内部有一些左翼成员对中共持有较为亲切的态度,这可能会影响政策的制定。
在英国大选结束后不久,新上任的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6日出访德国,表示将重新调整英国和欧盟盟友之间的关系。在中东战争问题上,拉米希望保持平衡立场,并透过外交努力确保达成停火协议,以及释放人质。
曾于去年访问台湾的英国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这次大选当中,以630票之差,败给了工党候选人。由于她去年来谈演讲,传出台湾总共支付将近400万元新台币,国际政治观察家方恩格律师认为,「她该退款给台湾!」
在全球关注英国大选之际,一只「首席捕鼠大臣」也意外成为媒体焦点。2011年2月保守党前英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时期住到首相官邸担任「首席捕鼠官」的猫咪赖瑞(Larry),至今已在唐寧街10号待了14年,见过5位保守党首相。5日新英相出炉,赖瑞迎来第6位主人,即工党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
英国大选结果出炉,由工党拿下多数席,而工党党魁施凯尔也成为首相,对此,美国白宫也指出,施凯尔5日下午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提到对英美广泛并肩协作的期待,包括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以及确保印太区域和平稳定等。
英国大选结束投票,英国工党一如预期在国会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首相苏纳克已宣布,他将辞去首相和保守党党魁。此次选举标志着保守党14年统治的结束,可说是英国政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在4日举行的英国国会下议院选举中,保守党一如预期惨败,丢失政权,苏纳克5日宣布辞去首相及保守党党魁职务。此次工党斩获412席,创下1997年前首相布莱尔取得418席压倒性胜利以来最高,成功重建「红墙」(红为工党代表色)政治版图。工党暌违14年重返执政,61岁党魁施凯尔(Keir Starmer)出任英国新首相。
因引发债券市场崩溃和英镑暴跌而成为英国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4日的英国大选中失去议会席次。
出口民调显示,工党将在英国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在保守党主政多年带来的市场波动之后,投资人获得一种急需的稳定性。
英国国会大选数千万选民4日进行投票,全国投票所于台北时间周五清晨5点关闭,投票率预估为7成。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多家媒体报导,投票截止后立即公布的出口民调显示,在野党工党大获全胜,斩获410席,执政党保守党预估取得131席。这意味着工党领袖施凯尔(Keir Starmer)将成为英国新首相。
英国大选数千万选民4日进行投票,英国首相苏纳克一早就和妻子一起在北约克郡选区投票,工党领袖施凯尔(Keir Starmer)也在伦敦和妻子投票,根据民调,反对党工党预计将赢得压倒性胜利并重新掌权,从而终结近15年的保守党执政。
英国于2024年7月4日举行大选,各项民调显示已连续执政14年的保守党将失去国会多数席次而沦为在野党。此次大选与上次大选最大的差别,在于与欧洲关系完全不在竞选主要议题之中,不过这不代表英国脱欧4年来与欧洲的经贸关系已运作顺畅,只是因为该议题敏感,任何政党都不易在该议题上得分,因此选举未聚焦在该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