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债券市场的搜寻结果,共16笔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9月30日发出公告,对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公告指出,标普中国在从事证券评级业务过程中,存在未遵循一致性原则、未按要求进行讯息披露等问题,违反相关规定。要求标普中国应在自收到决定书起立即全面整改,加强评级作业质量控制,强化讯息披露的规范性,充分发挥评级风险揭示功能。
大陆官方为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香港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25日表示,将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香港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并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大陆央视4月30日报导,近年来,大陆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准对外开放,持续优化中国大陆债券市场投融资环境,成效显着。数据显示,目前,大陆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183兆元(人民币,下同),位居世界第二。近期,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境外机构增持大陆债券趋势明显。
美国关税战和联准会独立性备受衝击之际,外匯市场对美元信用产生疑虑。与此同时人民币资产备受青睐,外资快速涌入中国股债市场,让3月份的人民币跨境收付款规模创下歷史新高。
在美元指数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背景下,中国债券成为避险资金的选项,外资持续加码。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4月15日,境外机构在中国持有债券总量为人民币4.5兆元,较去年底增加逾人民币2,700亿元。当前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达到人民币183兆元,位居全球第二。
近期境外机构持续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中国持有债券总量为4.5兆元,较2024年底增加2,700多亿元。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183兆元,居世界第二位。
大陆央视报导,关注大陆一组最新公布数据,「数」说经济,可以在「数」里行间看出大陆聚信心、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巩固。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消息指出,截至4月15日,境外机构在中国持有债券总量为人民币(下同)4.5兆元,较2024年末增加2,700多亿元。
Sibos2024年会21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这是Sibos年会举办44届以来,首次在中国大陆城市举办。开幕典礼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致词表示,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近人民币4.6兆元,创歷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金融市场司党支部在官方微博撰文称,将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境外机构营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发行人、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外资持续回流至大陆,据大陆官方统计,今年已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416亿美元,多为境外投资大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与此同时,第一季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入。
自2005年以来近20%的熊猫债券发行人来自欧洲,欧资发行人已成为人民币融资的主要参与者德意志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11日宣布已成功完成第三期熊猫债券发行,是自2018年以来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最大规模熊猫债券,总发行金额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2年,为高级优先级债券。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全球多元资产策略主管John Bilton表示,儘管中国经济正面临困难,但像一些分析师建议的那样将其视为不可投资,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不认为你可以对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另类投资或不可投资,这样说法离谱」。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人民币(下同)3.67兆元,较去年11月底增加约1,800亿元,也是境外机构连续四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增持总额达4,900亿元。总结去年全年,外资增持中国债券2,800亿元。
近期,境外机构净买入与增持大陆债券呈逐月增加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方面指出,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大陆债券,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近1兆元(人民币,下同),单看10月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且从第3季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增持近400亿元。
大陆央视新闻6 日报导,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中国大陆债券,近期境外机构净买入与增持大陆债券,呈现逐月明显增加趋势。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量近1兆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4.4兆元),10月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第三季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增持近400亿元,初估11月增持量有望达到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