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的搜寻结果,共367

  • 解决急诊壅塞!留观床改「短期停留单位」 预计明年上路

    解决急诊壅塞!留观床改「短期停留单位」 预计明年上路

    今年初国内出现前所未见的急诊壅塞问题,卫福部继扩大在宅急症照护计画、推动门诊静脉注射抗生素(OPAT)、设置UCC外,接下来为将把急诊留观床改成「short stay unit」,也就是短期停留单位。与急诊留观床「等待住院」的功能不同,可打化疗、做简单外伤处理后的观察、打抗生素等,控制住后,再以在宅急症照护衔接,缓解医院待床压力。

  • SGS颁奖 期勉企业AI×ESG双轴转型

    SGS颁奖 期勉企业AI×ESG双轴转型

     SGS于11月5日举办年度颁奖典礼暨产业交流论坛,以「定义规则,验证未来:开启AI与绿色经济的企业进化论」为主轴,聚焦于AI治理、ESG绿色经济的整合应用,表彰企业在品质管理、永续发展与数位创新等领域的卓越成果。今年典礼共颁发ISO Plus Awards、ESG Awards、IT Awards及全新设立的年度创新奖,以肯定各大企业在追求卓越与创新上的努力和成就。

  • 「一分钟登阶358」 测肺阻塞风险

    「一分钟登阶358」 测肺阻塞风险

     台湾40岁以上民眾肺阻塞(COPD)盛行率高达9.5%,推估患者超过百万人,但部分民眾可能因症状不明显而未就医诊断治疗。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推广「一分钟登阶358」概念,1分钟内爬50阶为标准值,超过80阶则表示肺功能佳,若未达30阶则为高风险族群。

  • 「千面女郎」红斑性狼疮11症状一次看 符合4项就确诊

    「千面女郎」红斑性狼疮11症状一次看 符合4项就确诊

    歌后坣娜病逝,消息传出后一度指她红斑性狼疮復发不治,但后来厘清是胰臟癌,不过台湾红斑性狼疮患者眾多,不少患者为此受苦,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春明表示,红斑性狼疮目前不仅患病原因不明,也无法治癒,仅能使用类固醇等药物控制病情,且症状变化多端,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也被称「千面女郎」,若出现5状况就该迅速就医。

  • 坣娜有红斑性狼疮病史 常见8症状一次看 3状况速就医

    坣娜有红斑性狼疮病史 常见8症状一次看 3状况速就医

    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以〈奢求〉、〈自由〉等歌曲走红,10月29日惊传病逝,过去她曾有红斑性狼疮病史,医师指出,红斑性狼疮重点在早期诊断与治疗,患者预防復发应避免日晒、按时服药、均衡饮食,若出现轻微发烧、关节或肌肉酸痛、疲惫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预防眼疾 仅3成民眾定期检查

    预防眼疾 仅3成民眾定期检查

     台湾2025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眼疾威胁日益严峻。根据卫福部统计,2023年台湾约有721万人因眼科疾病就诊,较前一年增加约31万人,其中黄斑部病变是造成视力受损与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师呼吁应「早期筛检、积极治疗」行动,守住视力。

  • 中医大附医完成首例阿兹海默症新药施打 病程延缓治疗正式启动

    随着臺湾迈入超高龄社会,失智症人口逐年攀升。卫福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台65岁以上失智人口约35万人,其中阿兹海默症占七成以上。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22日宣布完成首例阿兹海默症新药「欣智乐」(Donanemab)施打,象徵国内临床治疗正式导入可延缓病程的新型药物。

  • 太平印刷厂惊传工安意外! 45岁男坠电梯井送医不治

    太平印刷厂惊传工安意外! 45岁男坠电梯井送医不治

    台中市太平区21日晚间发生一起离奇工安事故,一家印刷公司45岁男员工在公司内准备搭乘货梯时,疑因电梯未停妥即上升,导致他重心不稳失足坠入近10公尺深的电梯井底部,送医抢救仍宣告不治。

  • 中医大附医AI暨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张诗圣:AI落地临床 让医师更快救人

    中医大附医AI暨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张诗圣:AI落地临床 让医师更快救人

     AI正在改变医疗现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AI暨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张诗圣指出,AI不仅能协助急诊缩短黄金救治时间,更已广泛应用于心导管分析、脑出血判读、睡眠监测与护理纪录等临床场域,实现「智慧医院」的愿景。

  • 嫌电视太吵狂砍2邻居   台中恶男裁定羁押

    嫌电视太吵狂砍2邻居 台中恶男裁定羁押

    台中市雾峰区16日下午惊传持刀伤人事件,一名23岁、有伤害前科、无业的林姓男子,因不满邻居电视声太大,情绪失控持水果刀上门理论,当场刺伤70岁施姓男子及陈姓女子,施男目前因重伤,仍在抢救当中。检方16日晚间讯后,依杀人未遂等罪,向台中地院声请羁押,17日早上11时声押获准。

  • 电视太大声惹杀机!台中男发狂乱砍 2邻居流血求救:我被杀了

    电视太大声惹杀机!台中男发狂乱砍 2邻居流血求救:我被杀了

    台中市雾峰区中正路某民宅昨(16)日发生一起砍人案。一名23岁无业、有伤害前科的林姓男子,疑似不满邻居家中的电视音量太大,情绪失控持水果刀砍伤70岁陈姓妇人及其邻居70岁施姓老翁,2名伤者案发当下也急忙打电话惊恐求救「我被杀了!」警方获报将林男逮捕,全案依伤害、杀人未遂罪送办,讯后检方向法院声押。

  • 男嫌电视太吵 闯邻屋砍伤2人

    男嫌电视太吵 闯邻屋砍伤2人

     台中市雾峰区23岁林姓男子16日因不满邻居70岁陈妇电视声音太吵,愤而持水果刀上门理论并砍伤陈女,邻居修车厂老板70岁施翁见状制止也遭殃,双双送医急救,其中施翁被刺中左胸,有生命危险,林男犯案后将凶刀丢在陈妇家铁门旁,眼神呆愣、满手鲜血蹲坐于大门口,警方依现行犯逮捕林男,警询后依伤害、杀人未遂罪嫌移送台中地检署侦办。

  • 雾峰狠男嫌电视声太吵!持刀狂砍邻居 2年前也曾出刀伤人

    雾峰狠男嫌电视声太吵!持刀狂砍邻居 2年前也曾出刀伤人

    台中市雾峰区16日下午惊传持刀伤人事件,一名23岁、有伤害前科、无业的林姓男子,因不满邻居电视声太大,情绪失控持水果刀上门理论,当场刺伤70岁施姓男子及陈姓女子,施男目前因重伤,仍在抢救当中。检方16日晚间讯后指出,林嫌曾于2023年间因持刀刺伤邻居遭判刑,如今再犯,暴力行为明显具反覆性,依杀人未遂等罪,向台中地院声请羁押。

  • 嫌电视太吵!无业男上门砍杀妇人  邻居见义勇为遭刺重伤

    嫌电视太吵!无业男上门砍杀妇人 邻居见义勇为遭刺重伤

    台中市雾峰区1名23岁有伤害前科、无业中的林姓男子16日因嫌弃邻居电视声音太吵,愤而持水果刀上门理论,砍伤70岁的施男及陈女,据目击者指出,林嫌持刀进入陈女家中理论后,一气之下砍伤陈女,邻居施男见状向前阻止,也遭林嫌砍伤。其中见义勇为的施男伤势严重,除左胸穿刺伤,主动脉更也有受伤情形,转诊至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前已休克,目前送开刀房抢救中。

  • 台中前科男嫌吵持刀砍邻居 遭逮时全身血迹斑斑

    台中前科男嫌吵持刀砍邻居 遭逮时全身血迹斑斑

    台中市雾峰区1名23岁有伤害前科、无业中的林姓男子16日因嫌弃邻居电视声音太吵,愤而持水果刀上门理论,砍伤70岁的施男及陈女,警方获报当场制伏林嫌带返台中市警局雾峰分局侦查队,林嫌抵达分局时,身上衣物、手部等血迹斑斑,面对问及,与邻居有甚么深仇大恨,会不会后悔等,全程不发一语,全案经警询后,将依伤害、杀人未遂罪移送台中地检署侦办。

  • 张艾嘉亲歷「布卫生棉」震撼体验 吁用行动点亮女孩梦想

    张艾嘉亲歷「布卫生棉」震撼体验 吁用行动点亮女孩梦想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15日与台湾世界展望会共同启动「1000女孩,1000梦想:健康知识改变未来」跨国计画,携手推动全球女孩健康教育。知名艺人、世展会年度代言人张艾嘉亲自出席,分享她首次亲歷「布卫生棉」的经验,呼吁社会重视月经贫穷与性别平权议题;她表示,世展会与中国附医、及林增连慈善基金会这项跨国行动,「是一场真正让梦想有机会改变现实的旅程。」

  • 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6日开展 聚焦机器人、量子、AI、运动科技

    「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0月16日开展,国科会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术,更锁定智慧机器人、量子科技、运动科技、AI应用与产学合作、晶创臺湾方案、未来科技奖六大技术领域等展区,全面展示科技回应社会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的应用。

  • 不满女友提分手 台中情杀酿3伤

    不满女友提分手 台中情杀酿3伤

     台中市继9月沙鹿情杀命案后,昨又发生情杀砍人事件!37岁萧姓男子疑因不满27岁黄姓女友要求分手,13日上午带着美工刀前往女友住处登门「谈判」,却情绪失控持刀与砖头攻击女友,60岁黄母以及邻居27岁黄姓男子见状上前劝架,也遭波及受伤,现场楼梯间血迹斑斑,惊动附近街坊。

  • 长荣空服员抱病执勤返台猝逝 劳检揭关键时间轴

    长荣空服员抱病执勤返台猝逝 劳检揭关键时间轴

    长荣航空遭爆出34岁孙姓空服员执行航班中身体不适,返台就医住院后离世,该航班的事务长被指控忽视该名空服员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引发网友挞伐。桃园市劳动局今(13日)派员至长荣航空调查,劳动局表示,孙姓空服员今年平均每月飞行时数75小时,查阅近半年请假记录,公司均有依规定给予。后续还将持续调查,包括访谈同机组员,厘清是否有请假遭拒情事。

  • 智慧医疗现在式 中医大附医的AI临床创新

    智慧医疗现在式 中医大附医的AI临床创新

     人工智慧正悄悄改变医疗的核心现场。从诊间到病房,从急诊到加护病房,医师与护理师每天面对的资讯量庞大,传统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而在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一个超过50人的专业AI团队正试图改写这一切。他们结合数十位资讯工程师与临床医师,将人工智慧导入真实医疗场景,让诊断更快、更准,照护更智慧。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