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坜事件的搜寻结果,共21笔
我生性崇尚自由,自来讨厌思想箝制。反正,国中、国小是所谓「品学兼优」的白面书生,不太有机会跟师长唱反调;一回,老师要我们书法自由发挥,屁孩自以为是,大笔如椽痛斥贪官污吏,被叫去训话。高中联考就原形毕露,因为批评谢东闵的「客厅即工厂」政策,作文吃鸭蛋,低空飞过上台中一中。还好,大学联考压力大,只偷偷传阅禁书、购买《台湾政论》苦中作乐。
我生性崇尚自由,自来讨厌思想箝制。反正,国中、国小是所谓「品学兼优」的白面书生,不太有机会跟师长唱反调;一回,老师要我们书法自由发挥,屁孩自以为是,大笔如椽痛斥贪官污吏,被叫去训话。高中联考就原形毕露,因为批评谢东闵的「客厅即工厂」政策,作文吃鸭蛋,低空飞过上台中一中。还好,大学联考压力大,只偷偷传阅禁书、购买《台湾政论》苦中作乐。
陈晓林、林正杰、南方朔(王杏庆)、陈婉真,在过去的两个多星期相继过世,带给许多人相当大的震撼。去年底我访谈林正杰,近两个小时过程中,癌症末期的林正杰吸菸不断,当时我就感到他的时间不多了。林正杰无话不可说,对人对事快意针砭,对自己以往的功过很少隐讳,且容许我表达不同意见。
陈晓林(1949年8月8日—2025年5月26日),林正杰(1952年11月8日—2025年6月3日),南方朔(王杏庆,1946年12月13日—2025年6月9日),陈婉真(1950年6月10日—2025年6月11日),在过去的两个多星期相继过世,带给许多人相当大的震撼。其中南方朔和陈晓林,出身新闻界,后转向文化工作与政治评论;陈婉真虽起步在新闻界,之后和林正杰接近,转向社会运动与政治工作。
前立法委员林正杰过世,很多媒体界及政界前辈书写文字提及他的一生。其中,「党外长子」、「衝组」、「街头小霸王」、「党外三剑客」之一、「党外三林」之一是被提到的关键词,非常贴切,能标志出林正杰的政界奋斗。事实上,若论林正杰对台湾反对运动的贡献,政治层面的影响力不大,仅局限于美丽岛事件的前后与民进党创党初期,时间不长;他不像陈水扁及谢长廷,能长期纵横捭阖。不过,他最早期的两本着作,特别是选举书写,我们当前有必要多加重视。因为他重新诠释选举的性质,进行选举动员,并对当年选举制度提出改革倡议。而此选举路线的倡议,最终帮助民进党取得中央执政的地位。
中央四组主任陈裕清是一位老报人,抗战胜利后曾任福建《中央日报》总编辑,1950年后到纽约任《中央日报》驻美特派员,并获纽约大学政治学硕士、圣若望大学政治学博士。1968年,陈裕清特派员回臺北,担任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负责国民党的文宣工作。
我是在1970年代后期北上念书,大一就碰上中坜事件,紧接着中美断交、美丽岛事件。金门当兵回来,白天翻译艺术百科,下班搭计程车赶到中广,半夜回家偷偷地写稿。儘管夫妇如《我俩没有明天》般拚命,俨然陈升的「拚死拢不赢」,又彷佛陈小霞的〈有时日子过到惊〉。
我是在1970年代后期北上念书,懵懂无知,大一就碰上中坜事件,紧接着中美断交、美丽岛事件。金门当兵回来,白天翻译艺术百科,下班搭计程车赶建国南北路到中广,半夜回家偷偷地写稿。儘管夫妇如《我俩没有明天》般拚命,俨然陈升的「拚死拢不赢」,又彷佛陈小霞的〈有时日子过到惊〉。
耗资2.3亿元制作费重磅大戏《零日攻击ZERO DAY》,剧情触碰最敏感的两岸议题,前立委郭正亮直言,民进党不敢搞法理台独,但会搞文化台独,就是洗涤人心运动、文革运动!郭认为,那个曲调根本就是日本军歌!「我认为谱的曲就是日军歌的曲!」
民进党桃园市党部主委仅黄傅淑香一人同额竞选,最终以31.48%投票率下拿下4349票,顺利当选。曾任桃园县市议员和客家事务局长的她,熟悉地方民意和公部门运作,她提到2022、2024年民进党在桃园选举接连挫败是因青年世代的不支持,她当选主委后将痛定思痛、深入检讨,广开青年世代讲座与活动,誓言「2026赢回桃园」。
我从小是喜欢念书的模范生,老师的评语是品学兼优、循规蹈矩。进入国中难免叛逆,校长要大家周末在操场宿营,相当可笑,被处罚站在升旗台反省示眾;也无法理解,训导主任不讲道理、喜欢用脚踹同学。高中忙着联考,大家相安无事,倒是数学老师介绍《台湾政论》,思想多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
我从小是喜欢念书的模范生,老师的评语是品学兼优、循规蹈矩。进入国中难免叛逆,校长要大家周末在操场宿营,相当可笑,被处罚站在升旗台反省示眾;也无法理解,训导主任不讲道理、喜欢用脚踹同学。高中忙着联考,大家相安无事,倒是数学老师介绍《台湾政论》,思想多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
伯公谈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提到如果他继续追求连任县长,也许很多事情会不一样。他如果出来竞选连任,大概党内不会有太多反对的意见,许信良先生应该也会支持,因为当初在省议会时,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了。伯公说许信良竞选省议员时,没有太多资源,竞选办公室就设在他的对面,当时他们两个人联袂作战,联合竞选,天天在一起,沿街向选民拜票,这样的画面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只要有伯公的地方,就会有许信良先生,外界也把这样的情同手足、并肩作战的关系视为国民党团结的象徵。
立法院国民党团9日举行记者会,揭露客委会出资新台币5700万元拍摄电影《1977年的那一张照片》,然根据「客家委员会补助制作客家意象电影作业要点」第4项第2款规定只能补助1000万元,蓝委林思铭要求客委会,别做让民进党拿捏的傀儡。
立法院国民党团9日举行记者会,揭露客委会出资新台币5700万元拍摄电影《1977年的那一张照片》,内容描述中坜事件。蓝委痛批,这部片大概率是要对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冷嘲热讽,拍意识形态的政策片。蓝委质疑,客委会对影片依法最高只能补助1000万元,此片补助金已违法,拿公帑大搞认知作战,替民进党做大内宣获取政党利益。国民党团呼吁客委会,不应拿国家公帑,沦为民进党的文宣部,运用国家预算做民进党中央的事。
台湾选举,走过各种投开票的考验。早年作票,1977年发生中坜事件。1992年黄信介亲征花莲选举,被作票导致落后。
台湾选举,走过各种投开票的考验。早年作票,1977年发生中坜事件。1992年黄信介亲征花莲选举,被作票导致落后。
2024总统大选将在本周六(13日)举行,民进党创党元老林正杰表态,决定将票投给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并认为有两种票可以改变选举结果。
歷经10年的司法诉讼,两蒋日记终于返国入藏国史馆,其中《蒋经国日记(1970-1979)》于今年12月底编校出版,让世人得以从蒋经国的角度一窥国际与台湾的风云变化,今(30)日于国史馆台北馆区举办新书发表暨座谈会,国史馆长陈仪深也赠书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由基金会执行长陈纯一代表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