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促进转型正义的搜寻结果,共108笔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处分命国民党移归政治檔案共33笔,国民党除了「台湾谢雪红处分案」与「帽檐自述」外,31笔檔案业2019年移归交接给檔案局,国民党随后也提行政诉讼,并请求促转会给付3100万元补偿金部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审认定,促转会依法处分,但「台湾谢雪红处分案」「帽檐自述」檔案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判决撤销此部分的处分,国民党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可上诉。
配合《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嘉义县六脚乡蒜头糖厂「介寿堂」在兴建68年后,被改名为「大礼堂」,糖厂所在地的工厂村民多数直到换了新招牌,才知道从小到大熟悉的介寿堂走入歷史,深感不以为然,认为此举抹去大家儿时记忆,只因要去威权化、去蒋化,且台糖事前未告知,居民、文史工作者无奈又不满。
嘉义县六脚乡蒜头糖厂的「介寿堂」,巴洛克式建筑已有68年歷史,近日居民在无预警下,发现「介寿堂」改名为「大礼堂」,进一步了解,台糖是配合《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进行改名,去蒋化、去威权化,但地方居民不以为然,指「介寿堂」是许多台糖人和居民儿时记忆,改名抹去许多人的记忆,也有居民指原「介寿堂」是由书法大师于右任题字,现改金字「大礼堂」,很丑、毫无美感可言。
台东县尚存6处蒋中正塑像,其中位于台东市建农里的2座铜像,原订15日依《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规定拆除,消息一出,引发地方居民反弹。经国民党立委黄仁、黄建宾协调,国有财产署南区分署台东办事处16日办理会勘听取民意;台东市公所当场表态愿意承接管理后,国产署承诺暂缓拆除,并将地方意见呈报内政部再议。
台东县目前尚存6处蒋中正塑像,其中台东市建农里的2座铜像,国有财产署原订昨(15)日依《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拆除,经立委协调及会勘后,已决定暂缓;至于县内其余5处塑像,多设于校园或乡镇公所,县府表示尊重各单位评估与居民意见,目前均未有拆除决议。
为促进转型正义,财政部国有财产署南区分署台东办事处近日在台东市建农里2座蒋公铜像上张贴公告,指铜像将于15日起拆除销毁。当地居民大酸政府吃饱太閒;立委黄建宾批评,中央操弄意识型态,劳民伤财;台东县长饶庆铃则认为,此举低估了台湾人的智慧。
为促进转型正义,国有财产署南区分署台东办事处预定下周拆除台东市建农里活动中心内两座蒋中正铜像,因无其他安置地点,将就地拆毁,消息引发地方居民议论,台东县长饶庆铃直言,若仅以拆除实体物件作为转型正义的手段,是「低估台湾人民智慧」。
国民党主席将于10月18日改选,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日前宣布参选!罗今(30)日表示,若他当主席,将平反黄吕锦茹、保护受害党工,「保证不会让为党付出的干部孤军奋战,一定会站在最前线,守护大家」。
韩国真相和解委员会委员长朴宣映11日在脸书发文批评,我方行政院政委林明昕、人权及转型正义处长赖俊兆,原定于南韩时间8日会晤,结果前一晚临时取消,炮轰台湾「外交失礼」。林明昕昨透过办公室声明,前一晚告知后已表达歉意,对方用信件表达理解,对于朴宣映于社群做出截然不同反应一事「感到诧异」。在野党立委则痛批这是重大外交失格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形象,要求下台。
国民党立院党团今开记者会,首席副书记长罗智强连批两起执政团队争议,点名经济部长郭智辉长期「神隐」,对重大经贸事件毫无作为,更痛斥行政院政务委员林明昕临时取消与南韩官员会面,丢脸丢到国外,应立即下台。
失能缺智的赖政府,却被智慧的选民经由「大罢免大失败」上了最好的一堂民主宪政课。选民对「责任政治」的要求,打趴了民进党长期以来惯用的泼脏水、扣帽子文化,而疑以对朝野差别对待的司法,这次也起了反作用力。25件罢免案全数未过,可说是人民用投票给执政党敲响了警钟。
《政治檔案条例》修法于去年228施行后,国安局配合持续推动国家转型正义工作,从去年11月起,针对民国81年以前所有檔案(包含戒严时期全部资料)进行清查,全部作业已在今年5月完成,总计检审2万3,757卷,共56万6,415件檔案。同时也同步移除营区内所有威权象徵铜像。
行政院长卓荣泰今日主持「行政院推动转型正义会报」表示,行政院已于今年2月核定「转型正义阶段政策重点策进方案」,未来将整合更多部会投入转型正义后续重大工作,会中谈到同意中正纪念堂转型目标为「歷史记忆保存」与「民主教育推广」,中长期转型为「民主教育园区」,藉以深化社会理解台湾由威权转变到民主的歷程,并强化人权与法治价值理念。
民进党赖政府推动全国中正路改名争议迭起!行政院长卓荣泰日昨定调,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政院没有全盘推动的任何计画」;内政部政务次长马士元强调,「一切按照卓揆指示,这个议题就到这里为止」,中正路改名政策形同喊卡。
民进党赖政府推动全国中正路改名争议迭起!行政院长卓荣泰日昨定调,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政院没有全盘推动的任何计画」;内政部政务次长马士元强调,「一切按照卓揆指示,这个议题就到这里为止」,中正路改名政策形同喊卡。
针对「中正路改名」议题,内政部虽已喊卡,但民进党屏东县议员李世斌、梁育慈6日在议会总质询时表态,转型正义的价值是在告诫威权错误、不要重蹈覆辙,所以他们支持中正路改名,并认为可将屏东市中正路改为「屏东大道」,对此,县长周春米表示,歷史不能被遗忘、真相必须被发现,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只是要怎么去与民眾沟通说明、取得一个大家有共识的名称,而屏东大道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内政部推动各地「中正路」改名政策,引发强烈反弹。行政院长卓荣泰5日在行政院会上强调,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行政院没有要全盘推动任何计画,且非当前最重要的施政内容;内政部政务次长马士元表示,会按照卓揆指示,「这个议题就到此为止」。
内政部拟推中正路改名,引发地方反弹,连绿营内部意见也不一致。行政院长卓荣泰5日首度于院会表态说,依照地方自治精神,道路命名或更名,应属地方政府权责,行政院目前没有全盘推动更改路名的计画,这并非当前最重要的施政内容,因此毋须再针对更改道路名称,进行实质讨论。
内政部推动全国各地「中正路」改名政策,引发外界强烈反弹。行政院长卓荣泰今在行政院会上强调,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行政院并没有要全盘推动任何计划,换句话说,这并非当前最重要的施政内容」,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注总预算解冻之后的执行、推动强化安全韧性条例以及未来的特别预算。
内政部推动中正路、经国路改名引发争议,内政部长刘世芳4日重申,推动过程中不希望造成社会对立,必须要去沟通,但不能不推动。但此说法似乎连绿营都不挺,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表示,改路名的权责属地方政府,「不要主客易位」,在有社会共识之前不宜强推,「中央也没有人要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