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健保费率的搜寻结果,共56笔
补充保费争议延烧,医界人士陆续出面表态。台湾私立医院协会今(7日)发出声明,郑重宣示支持启动健保补充保费改革。对于退休族群与无固定薪资来源者而言,许多人靠劳保年金与储蓄维生,对健保的依赖性更高,若财务破洞扩大,不排除未来保费暴增或福利缩水,对这些长期缴费且已届高医疗需求期的人口,无疑是极大威胁。因此,健保改革有助确保「我老了也看得起病」的社会承诺能够兑现。
健保补充保费改採年结算,连日来引发外界议论,认为是变相涨保费,反弹声浪不断。健保财务困难,一般保费牵动全民,调涨非易事,向资本利得收取的补充保费,也是依法行事。补充保费实施12年来,利息拆单、股利分月领以规避保费,早已是台面上的事,此次修法不仅是开源,也是补漏,民眾因而多缴钱心有不快可以理解。但因民眾反弹,甚至担心影响明年地方选举,让兼具公平的方案胎死腹中,将不利健保长远发展,更非民眾之福。 人口老化、少子化,新药、新科技研发,医疗支出陡线上升,健保财源是量出为入,开大门走大路就是调涨健保一般保费,唯每每触及费率调涨,由于事关全民,在选举政治氛围干扰下,往往不了了之,或是健保首长下台来换,国内健保费率调涨,从来不是专业考量,一直受到政治莫大的干扰。
补充保费争议延烧,卫福部长石崇良今(6日)亲上火线,表示将研究如何让小资族保有小确幸。健康经济学专家提醒,台湾自费医疗越来越多,代表需要更多健康资源的投入,卫福部的主张合理,是为解决「拆单」的公平性问题;消基会则表示,补充保费对健保财务仍是杯水车薪,呼吁将政府负担比率提高、将菸捐70%还回健保,并考虑收酒捐,再有不足,只能将健保费率上限适度提高。
卫福部为强化健保财务,计画在不调整健保费率的情况下,于明年修法调整补充保费制度,现行以「单笔收入」为课税基础的方式,将改为「年度结算」,新制规划只要一年内来自股利、利息或租金等收入累计超过2万元,即须缴纳2.11%的补充保费。
小编今天(6)日精选5件国内外重要财经大事。政府承诺不调整健保费率,为辟财源,卫福部社会保险司代理司长陈真慧5日指出,明年将修《健保法》就健保补充保费进行改革。针对结算机制,将从「单笔计算」改为「年度结算制」,未来一年利息、股利等收入累计超过2万元,即须缴纳2.11%补充保费,估影响高达480万人,可望为健保基金每年挹注100亿至200亿元,最快2027年上路。
政府承诺不调整健保费率,为辟财源,卫福部社会保险司代理司长陈真慧5日指出,明年将修《健保法》就健保补充保费进行改革。针对结算机制,将从「单笔计算」改为「年度结算制」,未来一年利息、股利等收入累计超过2万元,即须缴纳2.11%补充保费,估影响高达480万人,可望为健保基金每年挹注100亿至200亿元,最快2027年上路。
行政院原预计今天公布内阁改组,但传出卫福部长邱泰源拒绝发出请辞信。邱泰源上任以来备受医界团体肯定,本月初传还联合牙医师、中医师发联合声明力挺,但如今消息越传越乱,医界也转向噤声。药界则频频发声表示不满,直言邱「问题一箩筐」,不是适任的部长。
高龄化社会下,健保、长照甚至整个健康台湾政策承担更重责任,但民眾也关心保费会否很快要调涨。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健保费这1~2年不会面临要调整的状况,目前财划法下整体健康的预算都还可以支应。
健保会9月将进行总额协商,根据总额范围草案,明年成长率将介于2.942~5.5%之间,若採高推估,年底安全准备金只有0.96个月,不足1个月的法定要求。卫福部长邱泰源21日透露,「一定努力,一定要成长率高」。
健保会9月将进行总额协商,医界期盼明年健保总额能至少维持与今年相同的5.5%。根据初步试算,这样的涨幅将导致安全准备金低于1个月。台湾医院协会理事长李飞鹏指出,健保的钱不够,是加法减法的问题,但健保却是用微积分来处理。他希望结合公会、医管的力量,订出费率调整公式,别让保费成为政治议题。
新冠疫情不断飙升的当下,医护人力荒问题持续加剧,传今年急诊医生将离职超过百名、来不及补,各界关注台湾医疗体系如何应对。卫福部长邱泰源9日表示,健保投入40多亿元补助医护已在路上、6月将会发放,将配合其他措施减轻医护负担设法留才。
明年健保总额成长率范围出炉,若按高推估5.5%计算,安全准备金将剩下不足一个月,外界关注健保费用是否有调整压力,卫福部长邱泰源5日表示,健保费调整相关变数很多,但基本上不会到调高费用的状况。
健保总额成长率草案出炉,若採高推估5.5%,保费将有调涨压力。消基会直言,民眾近年遇上物价上涨,企业界也面临美金贬值、关税等困境,若健保费率再提升,可说是雪上加霜。督保盟指出,卫福部面对医界的诉求,是「要5毛给1块」,协商制度形同虚设,喊话国发会审慎评估上限,不应让卫福部有「上下其手」的空间。
全民健保从1995年3月1日开办,迄今已满30年。这个攸关台湾社会福利的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财务稳健是重要的关键。回顾过去30年健保费率总共调整5次:2次调升、2次调降、1次调回原来的费率。2013年因为推动收取补充保险费,扩大费基,保险费率得以调降。所以30年来全民健康保险费率只上调过两次,这是全世界前所未见的纪录,主要得力于用总额预算制控管医疗费用的成长。
我国健保长期亏损,至今无解方,近年又再出现急诊塞爆等问题,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院长陈自谅近日受邀在清华大学EMBA演讲,分享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他提出,可参考新加坡的医疗制度「医疗分级、共担机制、强制储蓄」,建议台湾可採渐进式改革方向,解决健保亏损问题。
财政部日前公布,2024年超徵税收5283亿元,创歷史新高,是否「还钱于民」、全民普发万元现金掀起讨论。11大医护团体今日(10)发出声明,强调健保施行30周年,弊端逐渐浮现,预算不足、医护人力出走,恐影响全民健康权益,呼吁政府将资源挹注于医疗费用上。
迎接全民健保30周年庆的活动陆续展开,包括首场举办的「健保30永续研讨会」在内,多聚焦在让全国民眾了解全民健保要走向永续之路,面临许多的挑战,需要尽快构思解决之道。
今年全民健保迎来30周年,健保提升台湾医疗可近性,民眾就医便利、负担合理,满意度达9成以上。但专家指出,医疗需求持续变化,财务限制使得健保窘态毕露,应透过「适度调高保费」、「优化支付制度」、「加速新疗法纳保」3改革,让健保真正迎向永续。
台湾经济和税收持续成长。财政部24日发布最新统计,2024年台湾租税负担率上扬0.1个百分点至14.7%,创近26年新高;按年中人口折算,平均每人税负15万9,384元,创下统计来最高水准,较去年增加1万1,478元。
立法院今日(27)拟排审《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由蓝白提案修正第22条规定,其中最宽松版本,将让所得税级距未达20%的65岁以上长者「免缴健保费」,改由中央政府全额补助,预计让政府每年多出300多亿支出。医师工会今发声明,强烈反对此次修法,将造成世代分配不正义、医疗资源遭排挤、健保费率调整面临更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