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学设计的搜寻结果,共62笔
AI算力发展突飞猛进,让智慧眼镜走向日常装置,据IDC最新调查,在Meta及多家厂商推出新品带动下,智慧眼镜类别产品今年出货量将大增247.5%;另Counterpoint Research也指出,智慧眼镜在2029年前将维持逾六成的年复合成长率。看好智慧眼镜成为下一个AI载具,台系EMS如鸿海、广达、和硕正鸭子划水布局,抢占庞大商机。
晋弘(6796)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510(k)审查的抛弃式支气管镜产品授权美国专业医疗器材经销商Sarnova旗下专注于提供呼吸、麻醉和重症护理等医疗产品的子公司Tri-anim Health Services于美国独家销售。
随着AI与高效能运算推动半导体封装技术迈向高速与高密度整合,由经济部产业发展署指导、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主办、三建技术课程执行的「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研讨会」,第二场将于11月19日在新竹竹北地区举行,活动邀请日本专家须田悟史亲临现场,以「加速AI与云端:高分子光导波路驱动CPO先进封装发展」为题,深度解说CPO先进封装发展。
光影立方公司专门提供由人工智慧驱动的裸眼3D技术解决方案。其具备全面的3D光学设计解决方案、底层演算法软体、并利用眼动追踪和空间位置识别技术,及整合公司AI 3D萤幕保护贴,支援观眾随时随地观看裸眼3D直播运动赛事、电影等精采的3D内容。
远东集团与徐有庠纪念基金会今(13)日举办「第23届有庠科技奖颁奖典礼」,本次获奖者共计5位,范围涵盖奈米科技、资通科技、光电科技、生技医药、绿色科技,基金会副总经理杨雅森指出,基金会秉持向上奖励顶尖科研、向下扎根科学教育精神,至今颁发522个奖项、2.2亿元奖金,盼让社会大眾更了解台湾顶尖科学家的努力与贡献,激发年轻世代投身科研。
根据国健署资料,60岁以上长者约8成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但一提到要做人工水晶体置换手术,许多患者就会陷入人工水晶体的选择障碍,对此,眼科医师粘靖旻强调,每个人的用眼需求都不同,若选择不合适的人工水晶体,手术后反而会有眩光等困扰,仍需配戴眼镜辅助。
因应全球半导体光电科技发展趋势,115学年度起,中央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系原「照明与显示科技硕士班」正式更名为「半导体光电科技硕士班」,首届招生名额为甄试入学22名、考试入学8名,共计30名,盼引领半导体光电科技研究与教学迈向新里程。
全球3D影视多年来始终难以普及,原因在于制作门槛高、内容匮乏、设备昂贵且观影体验不佳,然而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科技新创光影立方智能科技(股)公司Optiqb,正以独家「裸眼AI-3D」解决方案,重新定义立体视觉的可能性,为移动影音服务带来突破。
为提升国内高空无人机在国土安全监测与环境灾害评估的自主性,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仪器科技研究中心与云林科技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具备4个光谱波段的多光谱仪,并搭载于复合动力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突破传统小型电池驱动无人机在飞航时间与任务规模上的限制,树立国内在自主无人机光学酬载与智慧遥测技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东海大学70周年第26届杰出校友名单揭晓!当选的六位校友分别来自科技、医药、半导体、人文、科学与公共服务领域,展现东海培育跨界人才的深厚实力。
鸿海智慧医疗布局再下一城,18日宣布与诺贝尔视光科技在三大领域深度进行合作,包括AI Agent赋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统、近眼显示技术(NED)在视觉舒适度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跨领域台湾数位健康大联盟(HiMEDt)合作,推动台湾视觉医疗迈向智慧化与国际化。
百年德商创浦(TRUMPF)于20日起在「台湾国际雷射展」南港展览馆二馆一楼(摊位:P304)展出四天。展出主轴聚焦「高功率雷射焊接」,锁定电动车与半导体两大应用,并同步推动ESG以及绿色制造策略,协助台湾制造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维持竞争力。
鸿海(2317)与诺贝尔视光科技今(19)日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宣布将在以AI Agent赋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统、近眼显示技术(NED)于视觉舒适度的临床应用研究、跨领域数位健康产业联盟(HiMEDt)等三大领域深度合作,推动台湾视觉医疗迈向智慧化与国际化。
Mercedes-Benz 自1886年发明汽车以来,始终引领移动的未来——从 1959 年首创安全乘客舱、1995 年推出 ESP® 电子稳定系统,到全球第一个合法上路的 Level 3 自动驾驶系统,不断以创新科技守护每一次出行。如今,面对日益复杂的道路环境与社会对科技信任的高度要求,Mercedes-Benz 以数据驱动与系统创新,推出四大创新安全科技:全球最快的 Level 3 自动驾驶系统 DRIVE PILOT、全球首创的松石绿自动驾驶标示灯、即将于 2026 年量产的 Steer-by-Wire 线传操控,以及源自真实驾驶情境的 AI 系统训练,全面重新定义安全、智慧与豪华并存的移动体验。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Apple将头戴装置视为下一波关键的消费电子趋势,目前内部正同步开发至少7个相关专案,其中包含3款Vision系列(XR头盔)与4款智慧眼镜产品。这些专案中,有5项已有明确的开发时程,2项仍在规划中(TBD)。郭明錤表示,Apple预计2026年不会有新款头戴装置问世,而是自2027年起开始陆续推出多款新品。
佳能企业(2374)今天股东会完成董事改选,美国对关税宽限出货期的助力,佳能预估,第2季营收成长可高于第1季及去年同期,但台币升值影响第2季获利,展望下半年,佳能表示,经营团队以好中带保守的谨慎态度面对国际情势不确定性,但下半年营运成长预期仍积极乐观。
AR+AI眼镜未来将展现出强劲成长潜力,根据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调查显示,2024年全球AR+AI眼镜销量约152万副,2030年销量将达到9,000万副;法人预期,随AI应用兴起,促进AR+AI眼镜功能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台湾厂商如鸿海、广达、和硕、亚光、玉晶光等积极抢进,为营运再添动能。
光程研创(Artilux),以其全球独家的锗硅(GeSi)光子技术闻名,与采钰(6789)共同发表了最新的超颖透镜(Metalens)技术。此项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曲面透镜,採用了全平面、超薄的光学元件设计,能精确控制光波,并能在12吋硅基板上制造出超高精度的奈米结构。光程研创成功将其核心的锗硅技术与超颖透镜技术整合于单片硅晶圆上,显着提升了光学系统效能,并提高了量产效率与良率。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短波红外光(SWIR)光感测、光成像、光通讯及人工智慧等商业领域。
Sony Taiwan今(25)日 正式在台发表 FE 50-150mm F2 GM(型号:SEL50150GM)大光圈望远变焦G Master系列镜头,为全球首款兼具最远150mm焦距与恒定F2光圈的望远变焦镜头。
大立光(3008)二月营收47.35亿元,月减4%,年增40%;前二月累计合併营收96.82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3%。展望未来,大立光表示,本季仍为传统淡季,预期3月动能与2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