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两岸文教交流的搜寻结果,共17

  • 国台办喊:恢復闽、沪居民赴台湾团队游「政策仍有效」

    国台办喊:恢復闽、沪居民赴台湾团队游「政策仍有效」

    针对陆委会日前表示,陆方若真有意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与观光,希望儘速回覆台湾方面的邀请,透过小两会进行观光议题的协商,并恢復陆生来台就学,两岸才能进行健康有序的交流。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今天(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中回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大陆今年年初宣布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台湾团队游的政策仍然有效,盼台湾好好把握。

  • 去多来少 陆委会吁让陆生陆客来台

    去多来少 陆委会吁让陆生陆客来台

     双城论坛25日将在上海登场,激起是否以此讨论两岸观光恢復开放契机。陆委会19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近年两岸人员往来「去多来少」,主因来自陆方至今尚未恢復陆生来台就读学位与开放陆客来台观光。台旅会已于今年2月联繫海旅会,表达沟通意愿和项目,但陆方并未回应,再次呼吁尽速回覆我方邀请,透过观光「小两会」进行协商,并恢復陆生来台就学,让两岸进行健康有序的交流。

  • 不明说全面禁交流 学校进退两难

    不明说全面禁交流 学校进退两难

     针对吉林大学举办的「北国风情冬令营」交流行程,教育部再度发函给多所学校,呼吁学校检视参与活动是否违规及是否涉及政治性内容。学者表示,赖政府已将两岸定义为敌对关系,教育部长郑英耀也只是比照办理,两岸现在几乎已经互不往来,希望还是民间交流持续,不要把气氛弄得这么紧张。

  • 教部严查两岸交流 禁单方落地招待

    教部严查两岸交流 禁单方落地招待

     两岸关系持续恶化,近期多所大学均收到教育部来文,并在公文强调,近来接获陈情,多所学校转发吉林大学举办的「北国风情冬令营」交流行程,且该活动由陆方提供落地招待。教育部要求学校必须申报自我检核表,检视参与活动是否违规,以及是否涉及政治性内容。据了解,已有大学因申报流程不符合规定而被记点,如再不依规定办理,恐面临扣减招生名额与补助款的处分。

  • 社评/重建对陆政策主体性

    社评/重建对陆政策主体性

     台积电赴美投资1000亿美金,民进党政府为安抚人心而举行的「赖魏会」上,赖清德总统被问及,台积电大手笔对美投资,能为台湾赢取哪些安全保证,赖清德回答时,竟只能引用川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后的共同声明,以日美双方均「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手段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来回覆;拿不出足以安定人心的说法。

  • 旺报社评》重建对陆政策主体性

    旺报社评》重建对陆政策主体性

     台积电赴美投资1000亿美金,民进党政府为安抚人心而举行的「赖魏会」上,赖清德总统被问及,台积电大手笔对美投资,能为台湾赢取哪些安全保证,赖清德回答时,竟只能引用川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后的共同声明,以日美双方均「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手段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来回覆;拿不出足以安定人心的说法。

  • 国台办吁 撤除两岸交流障碍

    国台办吁 撤除两岸交流障碍

     两岸开放观光仍陷入僵局。陆委会坚持应先通过观光「小两会」沟通,称过去是「观光1.0时代」,台湾业者抱怨只赚到「疲劳」和「垃圾」,须打造高质量的「观光2.0时代」。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中反驳,陆客为台湾经济带去超过2023亿元新台币收益,「难道这些真金白银是垃圾吗?」

  • 台大学生遭罢免朱凤莲批绿色恐怖:民进党想要陆生来台「先做到这点」

    台大学生遭罢免朱凤莲批绿色恐怖:民进党想要陆生来台「先做到这点」

    马英九基金会去年11月邀请大陆高校师生访问赴台交流,出面接待交流的台湾大学社科院学生会会长郭又睿事后遭罢免。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今天(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中回覆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这是民进党当局发动侧翼势力制造「绿色恐怖」的又一拙劣伎俩,将政治操弄的「魔爪」伸向校园,意图制造「寒蝉效应」,用心险恶,没有底线、毫无下限。

  • 中时社论》禁陆校交流 反中官僚主义抬头

    中时社论》禁陆校交流 反中官僚主义抬头

     教育部长郑英耀日前宣布,拟禁止大陆统战部隶属的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与北京华文学院与我大专院校交流,并不再採认3校学歷。民进党政府以「反统战」理由严管两岸文教交流,固然是这道禁令的主要意义,但从深层意义上看,政府文官体系已经完全被意识形态绑架,令「反中官僚主义」浮上台面,这才是更严重的后果。

  • 赖提对岸文攻武吓 大学校长认无须悲观

    赖提对岸文攻武吓 大学校长认无须悲观

     赖清德总统昨日首度出席全国大专校院校长会议,他在致词时强调,近来中国大陆持续对台文攻武吓,也呼吁各大专院校进行两岸交流需谨慎,维护我国民主与国家安全。此番说法引起外界担忧,两岸是否更加敌对?大学校长认为,短期陆生仍持续来台,台生也会到大陆参加竞赛,代表交流持续,因此两岸文教交流仍有发展空间,不需要太悲观。

  • 两岸僵局未解 陆生今年没戏唱

    两岸僵局未解 陆生今年没戏唱

     大学即将开学,过往原则上应在1月召开的陆生学位生简章会议,直到现在都没有启动。学界普遍认为,重启大陆学位生招生依旧没希望,除了两岸僵局仍没解决外,陆方有感陆生来台就学之后,受到台湾自由、多元的社会风气影响,已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与国家认同,因此对于放行来台,也开始有所迟疑。

  • 中评论坛》两制台湾方案与文化认同

    中评论坛》两制台湾方案与文化认同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阮莉、闽南师范大学校长暨博士生导师李顺兴教授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发表专文《「两制」台湾方案视域下两岸文化认同的挑战》,作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与魂。1949年两岸分隔以来,台湾文化在大陆文化和美国文化交互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呈现出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文化认同逐渐走低的趋势。 因此,在「两制」台湾方案的研制、实践、完善中,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首先必须直面两岸文化认同的当下挑战。本文尝试以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变革动力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三列法」的技术路线,探讨美国文化作为外源性文化对一国共有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衝击,呈现台湾文化变革的过程、因素、动力,剖析影响两岸文化认同的原因及挑战,以图对症下药。 以伟大復兴中国的「强自豪」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小确幸」的引力效应,以闽南文化「和合」两岸的文化功能,以两岸「美美与共」的胸怀,累积两岸「同宗一国」的文化认同。 文章内容如下:

  • 大陆学位生復招 学者指机会不大

    大陆学位生復招 学者指机会不大

     赖政府即将于520上路,各界好奇大陆学位生招生是否重启?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认为,准总统赖清德的两岸论述不会超出「可控范围」,对于短期研修及交换生来台,并没有影响,学位生则是恢復招收机会不大。

  • 解陆生招生危局 学界吁赖政府释善意

    解陆生招生危局 学界吁赖政府释善意

     新政府将上任,各界期盼两岸交流解冻,国民党立委日前赴陆访问,争取恢復开放陆生来台,却遭陆方反问:「你们有善待陆生吗?」教育部8日强调,陆生在台求学满意度逾7成。但学界认为,此番言论无助化解大陆学位生来台禁令,呼吁赖政府上任后,赶紧核定大陆学位生招生名额与简章,主动向陆方释出善意,才有机会解决陆生招生危局。

  • 社评/天然独不是台湾青壮世代的宿命

    社评/天然独不是台湾青壮世代的宿命

     2014年「太阳花运动」翻转台湾蓝、绿政治板块,蓝营失去青壮世代的认同,绿营成为台湾社会多数,近三次总统选举,蓝始终无法扭转颓势,国民党的中国印记似乎是选战中的票房毒药。蔡政府企图以「天然独」概念固化青壮世代的台湾认同,使之成为民进党选举时的铁票部队,助势民进党政权长期化。

  • 旺报社评》天然独不是台湾青壮世代的宿命

    旺报社评》天然独不是台湾青壮世代的宿命

     2014年「太阳花运动」翻转台湾蓝、绿政治板块,蓝营失去青壮世代的认同,绿营成为台湾社会多数,近三次总统选举,蓝始终无法扭转颓势,国民党的中国印记似乎是选战中的票房毒药。蔡政府企图以「天然独」概念固化青壮世代的台湾认同,使之成为民进党选举时的铁票部队,助势民进党政权长期化。

  • 陆研修生剩2500人 520后恐更惨

    陆研修生剩2500人 520后恐更惨

     民进党政府总统大选获连任,两岸关系持续冰冷,外界担忧短期陆生来台政策受衝击。陆委会近日公布最新「陆生来台研修及修读学位统计」,研修生从过去最高峰的3万多人,到疫情后的112学年度已跌落到2500多人,教育界人士分析,短期陆生来台属校际交流,本无严格限制,但两岸文教交流「已化明为暗」,副总统赖清德即将上任,520之后的状态值得观察。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