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冻卵补助的搜寻结果,共129

  • 澎湖获最佳育儿友善城市奖肯定

     「礼运大同篇」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自光復上任以来,对完善全龄化社会福利政策不遗余力,如今澎湖全方位的育儿政策终于在媒体「2025永续城市SDGs大调查」中荣获「最佳育儿友善城市奖」肯定!

  • 新竹单身联谊「实境解谜」超神助攻 配对率狂飙

    新竹单身联谊「实境解谜」超神助攻 配对率狂飙

    新竹市政府举办今年单身联谊活动,首场活动1日在旧城区登场,结合时下最夯的城市实境解谜游戏、西式Buffet与轻松的派对桌游,让40位优质单身男女在充满文化气息与欢乐互动的氛围中自然相识。活动气氛热络,配对率达65%,活动满意度更高达93.8%。

  • 竹市联合婚礼登场 20对新人携手步入人生新阶段

    竹市联合婚礼登场 20对新人携手步入人生新阶段

    新竹市民联合婚礼1日在普天宫登场,由代理市长邱臣远担任证婚人,亲自见证20对新人携手步入人生新阶段。仪式现场洋溢着浪漫与祝福氛围,邱臣远致赠新人6000元礼券及多项好礼外,也邀请新人今晚前往青草湖,在20时20分代表爱你爱你的时刻,一同欣赏烟火秀。

  • 强者不婚不生 8+9却让少女怀孕 他嘆:台湾未来怎么办

    强者不婚不生 8+9却让少女怀孕 他嘆:台湾未来怎么办

    台湾少子化严重,生育率全球垫底,一名网友在社群表示,近日听到2个反差极大的消息,表哥和女友都是高知识分子,两人交往15年,决定不婚不生;另外则是邻居15岁的孙女和8+9交往,怀孕7个月才告诉家人。原PO忍不住大嘆,「台湾未来怎么办?」许多网友也相当有感触,直言「黑子化问题更大」、「目前遇到的确实是家境不好的生得多」。

  • 工商社论》只靠撒币难挽救生育低迷的现象

    工商社论》只靠撒币难挽救生育低迷的现象

     行政院继推动婚育住宅政策后,9月再为育儿祭出催生新政,除持续推动此前已实施的人工生殖、冻卵补助、首期孕、假期弹性应对养等措施,新推动者包括:简化各种不同保险生育给付,调整中央统一每一胎儿补助10万元,同时与地方既有的补助兼容,及推动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3.0与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等「好孕」三大方案,希望让新生婴儿人数止跌回升。

  • 竹市难挡少子化衝击 人口数年减1864人 托育、住宅成关键

    竹市难挡少子化衝击 人口数年减1864人 托育、住宅成关键

    新竹市普遍被认为所得高、知识水平高及出生率高,但民进党新竹市议员曾资程指出,竹市今年8月底的人口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864人,显示年轻人不敢生养的警讯,呼吁市府正视;市府表示,市府跨局处推出好孕、托育等多项政策,积极打造友善生育环境。

  • 癌友冻卵补助上路!医界批年龄与癌别歧视

    癌友冻卵补助上路!医界批年龄与癌别歧视

    少子化加剧,卫福部国健署自今年9月1日起,试办「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方案」,提供18至40岁的乳癌与血液癌症病患,提供冻卵、取精子补助。但医界认为,政策限定年龄与癌别,不仅造成「年龄歧视」与「癌别歧视」,也落后日、韩国许多,呼吁拿掉限制,才能真正鼓励想生育者。国健署表示,新方案上路尚不到1个月,已经有11家人工生殖机构申请,共17例患者通过核准,补助计画会再进行滚动式调整。

  • 生育补助每胎10万 Cheap提「眼镜蛇」理论 就怕反效果

    生育补助每胎10万 Cheap提「眼镜蛇」理论 就怕反效果

    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行政院昨(18)日通过好孕三方案,分别为生育补助、人工生殖补助与医疗性冻卵补助,其中生育补助的部分,将在既有社会保险生育给付制度下补差额,将每名婴儿的补助额度补至10万元,不过百万网红Cheap认为,此举没有解决少子化真正的原因,还可能导致民眾生了不养、滥领补助等社会问题,需要重视。

  • 政院推「好孕三方案」  苏俊宾:正视女性就业环境不友善

    政院推「好孕三方案」 苏俊宾:正视女性就业环境不友善

    行政院会18日讨论「好孕三方案」,包含扩大生育补助、加码人工生殖补助及提高医疗性冻卵补助。桃园市副市长苏俊宾表示,台湾女性劳参率30岁后明显下降,从近89%降至60至64岁仅28.1%,因育儿离职或环境不友善导致无生育意愿,他呼吁,除提高各项生育补助外,现阶段的就业环境,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没有顾忌才是关键。

  • 跨境求子热潮3年增2.25倍 台湾医疗技术吸国际家庭

    跨境求子热潮3年增2.25倍 台湾医疗技术吸国际家庭

    全球每6人就有1人受不孕症困扰,需透过人工生殖技术协助受孕,近年国际家庭到台湾跨境求子人数迅速上升,3年成长2.25倍。国内同样面临少子化,行政院通过「好孕三方案」,扩大生育补助、加码医疗性冻卵补助,未来试管婴儿首次补助更提高至15万元;医师指出,年轻人不婚不生,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政府也应解决居住问题、扩大托育服务。

  • 挺政院「生一胎补助10万」! 徐巧芯喊:删除奇怪媒体宣传费

    挺政院「生一胎补助10万」! 徐巧芯喊:删除奇怪媒体宣传费

    行政院将通过三大育儿新方案,包括「生育补助」、「人工生殖补助」与「医疗性冻卵补助」,其中生育给付部分将由中央统一补贴至10万元,双胞胎将按比例给予,将可「中央+地方」两边都领,预计2026年元旦上路。国民党立委徐巧芯表示,她个人支持行政院「生一胎补助10万」政策,中央、地方都领。而该省下来或删除的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媒体宣传费。

  • 政院出招「生一胎补助10万元」有用吗? 网友反应曝光

    政院出招「生一胎补助10万元」有用吗? 网友反应曝光

    为解决少子化问题,行政院今(18日)将通过三大育儿新方案,其中生育给付部分将由中央统一补贴至10万元,预计2026年元旦上路。相关消息曝光后,引发网友热烈议论,其中就有人认为「重点是生了之后的养好吗」、「再送房就更好了」、「不是说没钱?」

  • 「生1胎就补助10万」政院明拍板  明年元旦上路

    「生1胎就补助10万」政院明拍板 明年元旦上路

    因应少子女化的国安危机,行政院明将通过三大育儿新方案,包括「生育补助」、「人工生殖补助」与「医疗性冻卵补助」,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指出,其中生育给付部分将由中央统一补贴至10万元,双胞胎将按比例给予,将可「中央+地方」两边都领,预计2026年元旦上路。

  • 9月新制上路 博爱座改「优先席」 高铁车厢禁通话

    9月新制上路 博爱座改「优先席」 高铁车厢禁通话

    9月起多项生活新制上路,包括大眾运输、教育、医疗及长照等都有新制推行,被不少人诟病的博爱座改「优先席」;高铁将推出「寧静车厢」政策,不愿配合的乘客可拒载;高中以下学生进到校园,手机採集中管理等。《中时新闻网》整理9项新制细节,让读者一次掌握。

  • 9月新制懒人包 高铁车厢禁讲电话 高中以下手机集中管理

    9月新制懒人包 高铁车厢禁讲电话 高中以下手机集中管理

    9月多项新制上路,在交通、教育、医疗及长照方面都有变革,高铁推出「寧静车厢」政策,讲电话须至玄关;高中以下学生进校园后,手机採集中管理;北市「生生喝鲜奶」扩大补助,纳入设籍北市但未就读北市学校的2至12岁儿童,每周可至合作通路领1瓶鲜奶;此外还有长照十年计画3.0开跑、癌友冻精卵补助等。《中时新闻网》整理9大新制细节,带读者一次掌握。

  • 台湾少子化加剧!医学会提3族群纳冻卵补助

    台湾少子化加剧!医学会提3族群纳冻卵补助

    卫福部国健署9月起提供血癌与乳癌患者「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台湾生殖医学会今天(26)发布建言书,盼扩大冻卵补助适用对象,如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反覆卵巢手术者,留住一线生机。

  • 2类癌友冻精卵补助 9月启动

    2类癌友冻精卵补助 9月启动

     为保存癌友生育能力,国健署今年9月起启动「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试办方案」,将补助18至40岁的乳癌(0-3期)、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冻精、冻卵。补助对象限本国籍,女性取卵疗程每次补助上限7万元;男性取精处置保存每次补助上限8000元,预估上路第1年将有600人受惠。

  • 国健署再抛少子化对策 9月起补助2癌患者冻精卵

    国健署再抛少子化对策 9月起补助2癌患者冻精卵

    卫福部长邱泰源少子化「联谊说」发酵之际,国健署接连祭出新政策,为保存癌友生育能力,今年9月起启动「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试办方案」,补助18~40岁的乳癌(0~3期)、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冻精、冻卵,冻卵上限7万元,冻精上限则是8000元,后续的保存费则需自费,预估上路第1年将有600人受惠。

  • 增发敬老礼金害县府遭扣减补助款?审计室点名3项支出  绿议员炸锅

    增发敬老礼金害县府遭扣减补助款?审计室点名3项支出 绿议员炸锅

    审计部苗栗县审计室2024年总决算报告指出,苗栗县政府2024年度开始发放「敬老礼金」、推行「学生午餐加码10元方案」及「生育津贴补助」加码补助等非法定社会福利现金给付项目,遭扣减补助款。报告内容在5日苗栗县议会临时会中,引爆绿营县议员不满,身为二宝妈的无党籍县议员陈品安就质疑如果今天为了要发一个生育津贴,然后还在讨论排不排富?这个面向超出了她对福利政策的理解跟想像。民进党籍议员陈光轩则提议将非法定社福,由中央改成法定支出,以减少县市政府被扣款困扰。

  • 竹市府公布卫生政策6大成果 妇幼健康、长照服务再升级

    竹市府公布卫生政策6大成果 妇幼健康、长照服务再升级

    新竹市卫生局24日举办「卫生政策成果发表会」,向民眾报告新竹市2025年6大卫生政策成果,涵盖「妇幼健康、长照服务、食品安全、癌症防治、传染病防控与心理支持」等面向,全方位打造健康友善的宜居城市。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