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加工丝厂的搜寻结果,共80笔
2025年台北纺织展(TITAS)14日登场,儘管台湾纺织产业目前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对岸产能过剩与低价全球销售,及来自美国关税压力,不过国内纺纤厂领导人,包括新纤董事长吴东升、南纺董事长侯博明、台塑集团总裁吴嘉昭、力丽集团董事长郭绍仪、集盛董事长苏百煌等人都认为,关税对景气的影响将会逐渐淡化,现在已是谷底了,再坏也不会比现在坏了,相信明年会逐渐好起来。
面对关税、中国大陆竞价,国内供应链纺纤厂指出,目前从全球品牌服饰厂接单量能来看,纺纤厂2026年的营运格局还是呈「上瘦下肥」。
在美国对等关税、中国大陆纺品压价的衝击,国内纺纤厂再次进入产业转型二次革命,不得不调整营运方向及改造产品结构因应。上中游的远东新、新纤、南纺、佳和、联发纺等已缩减国内规格、大宗化纺品产线规模,朝环保回收、电动车及科技应用发展,开拓多元市场,并透过资产活化提升获利能力。
品牌客户对关税态度仍审慎观察中,纺纤上中游纺品订单动能仍未恢復,加上大陆产品压价,工程塑胶、化纤、加工丝、尼龙厂新纤(1409)、南纺(1440)、力丽(1444)、集盛(1455)8月营收还在衰退,下游成衣厂儒鸿(1476)、聚阳(1476)、广越(4438)业绩则率先反应转正,订单能见度已较第二季好转。业者预期,第四季营运将优于第三季。
品牌客户对关税态度仍审慎观察中,纺纤上中游纺品订单动能仍未恢復,加上大陆产品压价,工程塑胶、化纤、加工丝、尼龙厂新纤(1409)、南纺(1440)、力丽(1444)、集盛(1455)8月营收还在衰退。下游成衣厂儒鸿(1476)、聚阳(1476)、广越(4438)则较先反应正向,订单能见度已较第二季好转。业者预期,第四季应比第三季好。
新纤(1409)的化学回收(cr-PET)酯粒,尼龙、加工丝厂集盛(1455)的尼龙66(PA66)等高值化产品已陆续加入营运,业者乐观下半年整体表现可望朝好的方向前进。
中国大陆纺品低价竞销市场压力未减,加上台湾对等关税税率未定,远东新(1402)、新纤(1409)、力丽(1444)等上中游纺纤厂对第三季接单、营运仍保守看待;业者预期,2025年整体产业环境改善不易。
因应大陆竞价、对等关税、匯率波动等挑战,加工丝厂力丽(1444)总经理陈汉卿26日指出,集团正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本业已不再追求大幅扩张,而是以「精准扩产」为目标,印尼厂布局生产一条龙,台湾厂主力摆在高值化及科技应用。力丽并结合「国内资产活化」、「能源转型」等三大方向,持续推动多元经营,创造新的营运成长动能。
为改善营运体质,尼龙、加工丝厂集盛(1455)指出,已完成高值化产品尼龙66(PA66)产线的新建,主要瞄准工程塑胶,并朝车用、工业用、束带、机壳类产品开发。另外则缩减不赚钱的尼龙产线、维持获利稳健的加工丝产线稼动率,在匯率、金融评价利益等回升,预估下半年财务表现将较上半年明显好转。
纺纤厂在景气低迷开发高值化产品成效显现,新纤(1409)、福懋(1434)、佳和(1449)、集盛(1455)今年在出货给AI伺服器、电动车轮胎及车材内装的数量增加下,预期今年在毛利及获利能力上都有提升空间。
在景气低迷开发高值化产品成效显现,新纤(1409)、福懋(1434)、佳和(1449)、集盛(1455)今年在出货给AI伺服器、电动车轮胎及车材内装的数量增加下,预期今年在毛利及获利能力上都有提升空间。
为降低匯率与关税对营运衝击,国内纺纤厂远东新(1402)、新纤(1409)、力丽(1444)、儒鸿(1476)、聚阳(1477)、广越(4438)等都表示,税率确定后,将与客户、事业单位进行协商,一定会调整报价,力保获利能力不受影响。
降低匯率与关税对营运衝击,国内纺纤厂远东新(1402)、新纤(1409)、力丽(1444)、儒鸿(1476)、聚阳(1477)、广越(4438)都表示,税率确定后,将与客户、事业单位进行协商,一定会调整报价。
关税未定前下游客户观望未减,长单改短单;台币升值又吃掉部分营收,纺纤上中游厂福懋(1434)、南纺(1440)、宏洲(1413)、宏益(1452)、集盛(1455)6月营收仍陷谷底,年衰退达2位数。在产线稼动率仍低、电价成本上涨下,业者对第三季营运仍持审慎保守看待。
纺纤上中游厂面临对等关税、匯率变动及中国大陆纺品衝击,正积极扩大多元发展,除电子科技业、3C产品应用,电动车、自驾车更是重点,而环保生技及宠物用品市场也是新领域。
小编今天(10)日精选5件不可不知的国内外财经大事。新台币升值吃掉营收,以外销为主的国内纺纤上中下游供应链5月营收几乎呈年减,中游的化纤、加工丝厂在面临匯率、大陆纺品抢单的双重压力下,5月营收年减幅更达二位数;成衣代工厂则在手中订单能见度强下,受匯率影响的程度较小,广越(4438)5月合併营收18.16亿、年增35.27%,更刷新单月歷史新高。
新台币升值吃掉营收,以外销为主的国内纺纤上中下游供应链5月营收几乎呈年减,中游的化纤、加工丝厂在面临匯率、大陆纺品抢单的双重压力下,5月营收年减幅更达二位数;成衣代工厂则在手中订单能见度强下,受匯率影响的程度较小,广越(4438)5月合併营收18.16亿、年增35.27%,更刷新单月歷史新高。
台币升值吃掉营收,以外销为主的国内纺纤产业,已公布5月营收的企业,上中下游供应链几乎都呈年衰退。而中游厂化纤、加工丝在面临匯率、大陆纺品抢单的双重压力下,5月营收年减幅度都达2位数。而成衣代工厂则在手中订单能见度强下,受匯率影响的程度较小。
先前的对等关税、近期的匯率波动、已衝击国内纺纤厂第二季的营运动能;帘布厂福懋(1434)5月合併营收23.65亿元,年减9.09%、尼龙及加工丝厂集盛(1455)5月营收5.71亿元,年衰退41.34%、聚酯加工丝厂联发纺(1459)5月营收8517万元,年减21.36%。
匯率、关税已影响全球品牌服饰厂下单动能,下游成衣代工厂接单能见度已缩减,直接衝击加工丝、尼龙及纱线供应链,加工丝厂宏益(1452)5月营收1.05亿元,降至近二年单月新低,年减幅高达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