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反装甲火箭的搜寻结果,共21

  • 美军战甲车测试「牛蛙」机枪塔 可自动击落来袭无人机

    美军战甲车测试「牛蛙」机枪塔 可自动击落来袭无人机

    美国一个新创企业「艾伦控制系统」(Allen Control Systems)表示,他们所研发的「牛蛙」(Bullfrog)自动武器站,或许是对抗无人机的利器。现在美国陆军M1艾布兰坦克(Abrams MBT)与M2布莱德雷步战车(Bradley IFV)正在安装测试牛蛙,以应对在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无人机威胁。

  • 陆军司令吕坤修肯定雷虎航太展MIT无人载具

    陆军司令吕坤修肯定雷虎航太展MIT无人载具

    陆军司令吕坤修上将19日亲访雷虎科技(8033)航太展展位,了解雷虎MIT无人载具的最新发展。由雷虎总经理苏圣杰,亲自向吕司令,介绍与中科院合作的FPV自杀攻击无人机,搭载反装甲火箭弹头,具高速、低成本与精准打击能力。

  • 航太国防展 业者大秀无人机

    航太国防展 业者大秀无人机

     2025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18日登场,成跨足发展无人机、无人船的台湾业者火力展示舞台。无人载具商碳基科技将与铭旺科技联合展示战术级无人载具合作计画,涵盖弹簧刀、消耗型无人机、车载与舰载多管发射系统等多型产品抢市。

  • 【三军九校院联合入伍训练】红隼火箭弹课程 奠定坚实根基

    【三军九校院联合入伍训练】红隼火箭弹课程 奠定坚实根基

     配合国军精进入伍训练的政策,114年三军九校院联合入伍训练日前将红隼反装甲火箭、无人机及刺针飞弹等新式武器装备纳入课程中,以落实国军官兵熟练操作新式武器专长,提升战场存活率,强化整体战力,特别是国造的红隼火箭,在军校生入伍训练阶段了解其性能、操作和运用,以奠定未来担任部队基层干部时,发挥有效战力。

  • 北市首见装甲车开火! 网红分享教召经歷:每天打靶超硬

    北市首见装甲车开火! 网红分享教召经歷:每天打靶超硬

    汉光41号演习近日登场,昨(14)日深夜国军「封锁」连通北市万华区、新北市板桥区的万板大桥,部署防御工事、出动云豹甲车、反装甲火箭等,实地进行演练、开火,近日一名正在接受教召训练的网红也分享非敏感性内容,透露每天都顶着大太阳接受训练、打靶,大家都感觉比当兵的时候还要辛苦。

  • 提升国防预算 对美採购上看5000亿

    提升国防预算 对美採购上看5000亿

     赖清德总统日前宣布国防预算将达GDP占比3%以上,为此政府规画115年度同时执行多个军事特别预算,除执行中的空军採购66架F-16V(BLK70)战机、雄三及弓三飞弹等国造武器系统量产外,政府尚规画1500亿元强化国土安全韧性项目与规模上看5000亿元的对美採购案,另外也传出国防部拟再新增军事投资案,包括弓四飞弹量产、空军C-130运输机性能提升案。

  • 464亿预算不解冻 机舰恐动不了

    464亿预算不解冻 机舰恐动不了

     根据国防部送达立法院的预算解冻报告指出,国军主要武器装备已逾中寿期且中共机舰侵扰频仍,造成国军应对兵力的各型战机、舰艇及雷达等零附件加速耗损,必须採购充足料件以维持装备妥善;倘若无法于上半年会期解冻,将影响F-16战机、幻象战机、康定级舰、成功级舰等主战装备及各式雷达维修等零附件筹补,共约464亿元,将不利维持重要武器装备妥善,且增加后勤补保缺料压力。

  • 业务费遭冻744亿 国防部提5理由盼提早解冻

    业务费遭冻744亿 国防部提5理由盼提早解冻

    国防部业务费遭立院冻结30%(744亿元),解冻条件为执行30%后使得动支,但国防部指出,若未能解冻,恐无法及时支援紧急战备任务,同时削弱应处能力,并影响新式武器装备换装期程。且经推估执行30%时间点约落于6月,届时恐无法处理解冻事宜,因此已将解冻报告送至立院,并提出5大提早解冻理由,盼儘早解冻预算,以加速各项施政推动。

  • 1336名义务役完成刺针、无人机、反装甲火箭训练  规划带夜视镜学夜战

    1336名义务役完成刺针、无人机、反装甲火箭训练 规划带夜视镜学夜战

    国防部一年义务役训练愈来愈完整精实,为了让义务役男能落实操作新式武器,实施以来,目前刺针飞弹专长结训1336人、无人机1336人,反装甲火箭与飞弹也是1336人,目前陆军更提升训练效能,规划让义务役演练夜战「夜视镜夜间训练」,十军团指挥官李荣华中将也特别前往新训旅视导成效。

  • 今年新训启动  政院:1年义务役将学习操作无人机、刺针飞弹

    今年新训启动 政院:1年义务役将学习操作无人机、刺针飞弹

    立法院新会期即将展开,行政院长施政方针报告昨日送抵立法院,行政院表示,经检讨去年復徵首年成效,宣布自今年起入伍的一年役新兵,将在8周新训期间接受无人机、反装甲火箭和人携式刺针飞弹等训练课程,落实新制义务役学习新式武器专长的目标,奠定役男下部队后深化专长训练的基础。

  •  土耳其坦克将配备自制「灼炎」主防系统 增加战场存活率

    土耳其坦克将配备自制「灼炎」主防系统 增加战场存活率

    现代战场环境对坦克相当不利,各种可能摧毁坦克的武器太多,除了传统的反坦克飞弹、反装甲火箭以外,还有更多的无人机与迫击炮;使得坦克需要更先进的防护设备,比如主动防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APS)。土耳其阿瑟桑公司(ASELSAN)设计的「灼炎」主动防护系统(AKKOR APS)主动防护系统已通过试验阶段,将在2025年开始安装自制的在阿勒泰主战坦克(Altay MBT)。

  • 陆军义务役「红隼火箭弹」鑑测1枚失效   无法击发原因出炉

    陆军义务役「红隼火箭弹」鑑测1枚失效 无法击发原因出炉

    陆军昨(6日)由隶属八军团一三七旅步一营的首批一年期义务役进行红隼火箭弹射击鑑测「基地战力鑑测」。共进行6波次、48人进行射击,过程中有1枚火箭弹未发火、无法击发。初步判定疑是「底火连接之传火管不明原因断裂」,导致击发时火药无法贯连而失效。该枚失效火箭弹,目前已交由陆军未爆组依规定处理。

  • 首梯义务役实射红隼 一枚故障

    首梯义务役实射红隼 一枚故障

     首梯1年期义务役男9月16日起分别在南、北测考中心展开为期13周的基地训练,陆军6日对外鑑测实况,由48名役男操作红隼反装甲火箭弹,此为陆军首度公开该款武器实弹射击,多数役男都能命中目标。但过程中一枚弹药未发火,官兵二次排除故障未果,后续发射筒及弹药由中科院带回,厘清原因。

  • 一年期役男射红隼火箭弹  一枚无法击发由中科院带回厘清

    一年期役男射红隼火箭弹 一枚无法击发由中科院带回厘清

    陆军今(6)日邀请媒体採访役男「基地战力鑑测」实况,由隶属八军团一三七旅步一营的首批一年期义务役进行红隼火箭弹射击鑑测。过程共有6波次、48人参与,但1枚火箭弹未发火、无法击发,据悉,中科院人员已将发射器、弹体一同带回,原因仍有待厘清。

  • 蓝委批保卫台湾沦口号   吁赖清德提出具体解方

    蓝委批保卫台湾沦口号 吁赖清德提出具体解方

    疫情解封后,全世界民眾疯出国旅游,不过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批评,台湾去年观光逆差高达4436亿元,沦为「观光惨业」,台湾不只有台积电与地缘政治危机,谁会把「工厂」与「战场」当作旅游首选?同时她指出现在国防缺失,强化国防,保卫台湾根本沦为口号。

  • 华邮:台湾备战困境 当兵不踊跃

    华邮:台湾备战困境 当兵不踊跃

     《华盛顿邮报》3日报导引述以台海战争为主题的戏剧《零日攻击》片段,以剧中对台湾备战状况的悲观评估,反映陆方威胁对台湾造成的挑战。文中更指台湾年轻人当兵不踊跃,点出国防训练缺乏人力与设备的双重困境,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台湾需要有意愿和远见,让最顶尖的军官加入招募和培训。

  • 勖勉海陆66旅 赖清德:身为三军统帅会和国军站在第一线

    勖勉海陆66旅 赖清德:身为三军统帅会和国军站在第一线

    赖清德总统23日勖勉海军陆战队66旅,赖清德表示,首度以中华民国三军统帅身份向国军弟兄姊妹加油打气,赖清德又说,他责任就是保家卫国,此时此刻国际社会正高度关注民主台湾,会持续捍卫自由民主的价值,守护区域的和平稳定。

  • 防范无人机打坦克  Artis发明「哨兵」对空主防系统

    防范无人机打坦克 Artis发明「哨兵」对空主防系统

    自俄乌战争以来,带着炮弹、手榴的的小型攻击无人机,以及神风无人机,成为战场上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许多坦克、装甲车毁于无人机的攻击下。这迫使坦克、装甲车额外增加「顶棚」,但是毕竟不是个根治方法。现在国防承包商「阿蒂斯」( Artis)公司, 推出了「哨兵」主动防护系统(Sentinel APS),它能够防御来自上方的攻击。

  • 强化防卫能力!陆军加购5000枚红隼火箭弹 完成专长与驻地训练规划

    强化防卫能力!陆军加购5000枚红隼火箭弹 完成专长与驻地训练规划

    媒体报导陆军现有六六火箭弹库存高达3万枚尚无法消耗,但是为了符合高层指示,续购5000枚红隼反装甲火箭,恐不符陆军实际需求。对此,陆军陆军司令部澄清表示,目前已完成火箭专长班训练规划,完成建军备战目标。

  • 科学家斜杠「潜舰特工」 3年自成边缘人 去哪都不能说

    科学家斜杠「潜舰特工」 3年自成边缘人 去哪都不能说

    大同大学举行67周年校庆,并颁发杰出校友。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系统制造中心副主任陈楷霖为9名获奖校友之一。他参与「潜舰国造」、「红隼反装甲火箭弹」等任务,受奖时直言「国防科技研究领域是无声贡献、是寂寞的,但成功不必在我,成就与荣耀可以传世」。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