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的搜寻结果,共32笔
第26号颱风「凤凰」步步逼近,台东各地农民神经紧绷。由于第二期稻作大多尚未成熟,农民只能趁天气尚晴时加强防颱措施,荖叶农友也说,抢收多少算多少,盼老天垂怜。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今(24)日举办「原乡好豆趣餐桌创意料理竞赛」,以部落种植的传统豆类作物为主要食材,吸引10组团体参与比拚厨艺,同时也让传统豆类走出部落,成为兼具文化与市场潜力的亮点食材。
发源于台东县兰屿乡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亦是全台唯一具分櫱特性的小米品种。早年曾濒临失传,歷经十年復育有成,并逐步转型结合观光推广。兰屿乡公所23日宣布,将于7月12日首度对外公开举办「兰屿黑小米丰收祭」,延续并弘扬黑小米文化。
发源于兰屿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更是唯一具有分蘗特性的小米品种,早年曾面临失传危机,经部落族人与农业单位携手復育有成,并开发多元伴手礼。乡公所今(23)日于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举行记者会宣布,今年7月12日将首度对外公开举办「兰屿黑小米丰收祭」,主题系列活动即日起陆续展开。
国民米「台梗9号」出现新对手!农业部台东区农业改良场歷时7年,成功育成新品种香米「台东36号」,具爆米花香气、抗稻热病及抗倒伏特性,食用品质评比落在A至B级,口感媲美甚至超越台梗9号。台东农改场表示,新品种可供契稻米产销契作集团产区作为参考,以提升稻米竞争力。
金针花海绽放!台东县卑南乡知本地区栽种的早开金针品种「台东7号」目前正值花期,花色澄黄亮丽、花型硕大,採无硫加工,烹煮后汤色清澈、口感清脆,并通过产销履歷验证。农粮署东区分署21日举办推广活动,结合食农教育体验,邀请民眾赏花、品花。
金针花提前绽放!台东知本天山农场栽种的早开金针品种「台东7号」正值盛开期,黄澄澄花海绵延山坡,美不胜收。农粮署东区分署今(21)日举办金针食农教育与农特产推广活动,分署长林美华表示,「台东7号」採无硫加工,并通过产销履歷验证,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又安心。
为提升纸穴盘移植效率并扩大其应用,农业部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研发纸穴盘移植装置,该装置可附挂于不同车辆,每次可移植4行,除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外,人员可以採用乘坐方式操作,不需人力拉动,减少作业辛劳。该装置为高效省工之移植新利器,而且已完成技术授权,业者正将原型机商品化,使机械更具竞争力。
林业保育署台东分署16日举办台东区域绿网成果分享交流会,盼强化串连浅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央部会、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社区伙伴分享跨域合作推动生态保育成果,聚焦濒危物种保育、河川生态廊道建置、水田溼地保护与社区参与等行动等公私协力案例。台东分署邀请更多民间团体与企业加入,守护台东珍贵的自然资产。
台东县东河乡农会15日举办晚崙西亚行销推广活动,规画榨汁、抢果等趣味竞赛,重头戏果品评鑑由农民林辉煌夺下冠军。台东区农业改良场表示,儘管去年受颱风影响,导致今年产量大减,但果品品质依旧稳定,糖度达13.6度,口感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台东县东河乡晚崙西亚农特产品行销暨农民节活动今(15)日登场,现场规画鲜果榨汁、抢抢滚等趣味竞赛,参赛者卯足全力在限时内抢果,场面笑声不断,而重头戏果品评鑑由农民林辉煌夺得冠军。评审表示,虽然去年颱风造成产量大减,但果品品质依旧稳定,糖度高达13.6度,口感酸甜适中。
凤梨释迦为我国重要出口国品,全台栽种面积约2650公顷,但在2021年时遭大陆检测出「粉介壳虫」,导致目前要外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人工气吹逐一去除粉介壳虫,每颗费时30秒,甚至还可能有「漏网之虫」,对此农业部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研制新型清洁机械,让粉介壳虫清除率达100%,并且只需3人,就能每日清洁9000颗果实,相当过往10人的效率,改善缺工问题也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外销竞争力。
台湾凤梨释迦虽在2年前恢復外销大陆,但仍易因农药残留及病虫害问题遭退运,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研究出能维持果品、採收后达零检出的病虫害用药流程表,对于国外及药检严格的欧盟市场更具优势。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外销量虽逾2000公吨,但有果农无奈指出,受去年颱风及关税影响,产量及价格不如以往。
凤梨释迦是台东主要农产品,目前仍有9成外销大陆市场,却易因农药残留及病虫害问题遭退运,为此,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制定病虫害用药流程表,有助拓产国外及药检严格的欧盟市场。
台东释迦正值冬季果产季,却面临多灾多难命运。去年底因颱风接连来袭重创减产,今年初又受强烈大陆冷气团影响,部分果实採收不及,出现裂果现象,甚至无法顺利成熟,累计损失逾5成,现阶段农民只能加强防寒措施,力保收成。
台东县释迦正值冬季产期,但产量面临多重挑战。去年底颱风接连侵袭,产量锐减3至4成;今年初强烈大陆冷气团来袭,导致部分果实裂果,甚至无法成熟,预估总损失逾5成。农民加强作物防寒措施,力保剩余收成。
台东县海端乡与延平乡梅花进入盛开期,但受去年颱风影响,花况两样情。海端乡位于迎风面,梅树受损严重,花况不如以往;延平乡鸾山位处背风面,梅花开得繁盛,农民预期今年丰收,规画招募採梅工。
康芮颱风重创台东县农渔业,尤其农民眼中的绿金「释迦」,冬季果收成恐无望,副总统萧美琴今(2)日会同农粮署前往台东市果园勘灾,农民哽咽央求补助铁条支柱及免勘救助,台东县长饶庆铃也指出勘灾费时,有碍復耕。萧美琴及农粮署均回应,花东全品项办理现金救助,交由县市政府认定。
中央气象署29日表示,颱风康芮已于凌晨2时增强为中颱,持续向西北西进行,可能在31日于花东登陆,对台东影响不容小覷。台东地区水稻目前已有2成可收割,稻农表示,罕见在11月遇到颱风,一早趁颱风前赶紧抢收。
台东县东河乡是肚脐橙、香丁产地,因猴害严重农民苦不堪言,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研制出「防猴网罩」将整颗果树套起来,行经民眾疑惑「这是在做什么?」甚至以为是某种装置艺术,农民解惑这是防止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