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湾女人连线的搜寻结果,共21笔
依《性别平等工作法》规定,若事业单位最高负责人性骚扰员工,地方政府查证属实后,可直接裁罚雇主,最高可处100万元罚锾。不过,本报日前揭露新北一间食品公司董事性骚扰女移工案,虽经新北市府裁罚10万元,却因该名董事并非公司登记董事长,遭劳动部撤销裁罚。此案例引发外界关注「最高负责人」是否定义过窄。劳动部说明,正研议比照《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把「最高负责人」定义扩及到「实际负责人」。
知名母婴品牌「妈妈喂」(Mamaway)近日拍摄影片宣称,市售婴儿奶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糖,等于喝下2瓶全糖可乐,引发争议。卫福部食药署说明,该内容涉违反《食安法》散播有关食品安全谣言或不实讯息,已于28日依消费者政策管道(CPC)通报Meta公司进行下架处理。
台湾母婴品牌日前发布影片,将婴儿配方奶比喻为「可乐」、「珍奶」,甚至声称可能导致孩子过动,引发社会高度争议。台湾女人连线指出,事件凸显台湾长期以来在婴儿喂养资讯上的结构性问题:政策过度强调母乳,导致配方奶相关资讯匮乏,让妇女及家庭在喂养选择上无所适从。
台湾女人连线与民进党立委林淑芬在今(15)日召开记者会,宣布自2022年发起「处女膜/恶露正名运动」已成功将「处女膜」正名为「阴道前膜」或「阴道瓣」、「恶露」则为「产后排出物」,不过记者会呼吁「处女膜修復术」违反医疗伦理,盼卫福部禁止。
事后避孕药转指示药争议多时,食药署日前召开会议,仍无法取得共识。药界力挺转为指示药,表示台湾妇产科诊所不多,性行为后找妇产科不易,盼藉转类保障妇女生育自主权,并批评少数团体基于自身利益持续阻挡,使政策推动受阻;基层医疗协会今(7日)回呛,妇产学科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学门,若说全国药局数量远高于妇产科诊所,因此要改变政策,何妨说台湾有1万2000多家西医诊所?期望政府三思而后行。
《人工生殖法》修正案送入政院,国健署长吴昭军说,新版《人工生殖法》除代孕,其余通通都纳入,待政院完成审议,就会送入立院,但这会期只剩几天,短期上路不太可能。代孕未来的走向未定,立专法、再修法都有可能,亦有可能因无共识而搁置,要重新开公听会、专家会议讨论。
立法院卫环委员会今(5)日审查《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其中有5个修法提案都包含「代理孕母」相关条文,今日台湾反代孕行动小组号召多个民团到立法院门口抗议,高呼「反对子宫标价」、「我反对代理孕母」,要求立法院应退回代孕法案,与《人工生殖法》脱鉤处理,痛批若闯关成功将成为人权灾难。
立法院将在5日审查《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其中关于代理孕母合法化,有多个民团联署反对,当天早上10时,将同步号召公民集合立法院的正门口一起陈抗。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有争议的代孕部分,会持续与各界沟通,国健署将依照法规行政程序,拟定无代孕条文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预计本月底送入行政院。
立法院将在5日审查《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其中包含代理孕母合法化,为此多个民团联署反对,同时在今(3)日举办记者会,强调代理孕母制度并无社会共识,一旦合法化将恶化女性处境并伤害儿童权益,呼吁各政党以及立法委员请停止审查相关法案;其中台湾反代孕行动小组发言人陈恺寧更宣布,5日当天将到立法院门口陈抗,表达反对的声音。
行使生育自主权不是罪!法务部近日提案修正刑法,拟把堕胎罪罚金上限提高至8万元,引发多个妇女团体不满批评修法大开倒车,妇女团体5日与9名民进党立委共同呼吁应撤销此次修法草案,并研拟是否删除堕胎罪。法务部5日表示,撤回草案预告,再行研议,以期周延。
行使生育自主权不是罪!法务部近日提案修正刑法,拟把堕胎罪罚金上限提高至8万元,引发多个妇女团体不满批评修法大开倒车,妇女团体5日与9名民进党立委共同呼吁应撤销此次修法草案。
法务部日前预告修正刑法堕胎罪,怀孕妇女堕胎者罚金从3000元提高为8万元;意图营利而犯堕胎者罚金也从1万5000元提高为50万元,致妇女于死者併科200万元罚金。对此,妇女团体声明应除罪化。法务部今(1)日晚间表示,堕胎罪修正草案尚在预告程序,将广纳各界宝贵意见后,审慎评估修法方向,以期周延。
多位国民党立委日前提出就业服务法第46条条文修正草案,主张被看护者凡年龄满80岁以上或70到79岁的癌症二期,得免经医疗机构的专业评估,也就是不用巴氏量表即可申请外籍看护。国民党立委林沛祥22日质询时问行政院长卓荣泰「是否支持」,卓荣泰表示,巴氏量表有存在的功能和目的。另民眾党立委陈昭姿询问少子化及代孕议题,卓荣泰也坦言,今年要守住13万出生率很困难。
赖清德总统近日召开「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但20位委员当中仅有4位女性,9位顾问更是「零女性」名单。台湾女人连线等民间团体发起连署批评,名单充分暴露总统府对于国家性别平等政策的刻意忽略,令人高度遗憾,呼吁此委员会组成应有至少1/3的女性委员与顾问,让民眾看到赖总统贯彻性别平等的决心。
高雄市政府5日发布最新人事令,社会局长谢璃璃届龄退休,由前研考会主委、现市府顾问蔡宛芬接任。高市府发言人周璟瑜表示,此次人事调整与上波人事调动相同,皆是希望深化高阶政务人员及文官歷练,并持续建设高雄。
《人工生殖法》修法备受关注,国健署27日举办公听会,邀集民间团体代表、法律专家及政府相关单位出席。各方意见皆认同以「人工生殖子女权益」为优先,但针对单身女性、同性伴侣适用人工生殖与否,没有明确共识,至于争议较大的代理孕母议题,更是意见两极。
卫福部国健署今天举办《人工生殖法》修法公听会,聚焦开放单身女性、女同志伴侣及代理孕母等议题,其中以代理孕母争议最大,有民间团体认为应脱鉤处理。国民党立委陈菁徽认为,反对代孕的观念仍停留在30年前,未来10到20年应是台湾形成多元共融社会的重要时期,希望大家对台湾人口永续继续努力,不要再蹉跎30年!
第11届立法院即将在2月开启新会期,「人工生殖法」修法是本会期一大重点,其中最受争议的莫过于开放代理孕母。妇女团体认为,代理孕母议题涉及医学、伦理、人权、法律等层面,社会需要重新讨论,必须确定开放代孕的收穫大于付出的代价,才有修法的必要。
国内少子化问题未解,各县市纷纷祭出生育津贴等奖励措施,盼刺激低迷的生育率。根据妇产科医师观察,如果家中已有2个同样性别的小孩,大都希望第三胎是不同性别。台湾生殖医学会呼吁,站在家庭性别平衡的立场,应有条件开放「性别筛选」,提供更多生育的可能性,可望成为少子化解方之一。
亚洲少子化问题严重,在台湾,每7对夫妻就有1对不孕,国健署自2021年7月扩大补助试管婴儿疗程后,截至今年底已「增产」逾1.5万名新生儿。专家指出,台湾不孕症治疗成功率世界第2,若能修法放宽人工生殖适用对象,亚洲地区的同性伴侣、单身女性不必大老远到美国,在台湾就能得到高CP值的治疗,将是推动国际医疗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