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搜寻结果,共67笔
台铁229次新自强号去年6月行经花莲新和仁隧道,撞上大清水溪溢流至轨道上的土石流,3节车厢出轨造成9人受伤。国家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出炉,揭露2大肇因,该路段监视器未具AI辨识告警功能,台铁公司也未告知值班人员,致未即时发现土石流并通报,另司机员也没发现土石流,以时速118公里撞上后出轨,撞击4秒后才煞车。
新竹民眾日前收到强风告警,提醒易有10级风,新竹市代理市长邱臣远发文称「误传」,市议员廖子齐认为不适当,当下没有监测到不代表之后不会发生。对此消防局回应,警报发布须採较高门槛,以免民眾对警报不信任,错失避难时机。
新竹地区日前民眾都收到国家级警报简讯,提醒易有10级风,但新竹市代理市长邱臣远却在Threads发文称「警报为误传」,市议员廖子齐认为不适当,当下没有监测到不代表之后不会发生;对此,消防局回应,警报发布须採用较高门槛,以免民眾对警报不信任,错失避难时机。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16日与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签署「海洋保育与灾防预警合作备忘录」,以韧性海洋为核心,共同建立海洋保育与气候变迁风险预警机制,运用遥测、大数据与数值模拟技术,强化海洋环境变化监测,减缓气候变迁对生态衝击,打造健康韧性海洋。
在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以及赈灾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针对2016年台南地震与2018年花莲地震进行灾害韧性的分析,其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国际地震权威期刊《美国地震学会通报》,国科会强调,这篇文稿同时受到联合国减灾风险办公室的重视,摘录于网站上,分享给全世界的防灾伙伴。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所属航测及遥测分署,针对此次马太鞍溪堰塞湖灾情,于9月25日出动空载光达扫描仪,产出精度高达1公尺的数值高程模型(DEM),经紧急比对内政部提供的灾前地形资料,惊见从上游山区到下游河道,均出现大幅地形变动,数据显示,形成此次堰塞湖元凶的山体崩塌,最大深度达到403公尺,规模相当惊人,而中下游河道也有大量土石堆积,河床高度较灾前高出40至50公尺。
强颱桦加沙挟带豪雨重创花莲,超商纷纷启动募款方案并提供物资,同时投入行动购物车提供餐食饮水服务,帮助当地受灾居民渡过难关。
国科会23日宣布辖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灾防科技中心),与韩国国家灾害管理研究院(NDMI)于仁川国际展览中心(KINTEX)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聚焦在「研究、应用、培训到国际连结」合作方式,进行技术、政策、资讯与科研成果交流,同步拓展国际合作的参与。
桦加沙颱风虽未直扑东台湾,不过外围环流挟带雨势相当可观,恐使花莲万荣乡马太鞍溪堰塞湖达溢流水位,将威胁下游3乡镇、12村里共1800户居民,县府预计明天上午启动疏散撤离工作,不过因全县未列入颱风警戒区,明天仍正常上班上课。
台北市「行动防灾APP」17日中午连续推播2则停班停课通知,经查为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透过NCDR自动转发讯息推播至防灾APP所致,但人事总处回应已明确标示为「测试」,北市府App自动爬取平台资料时,未正确辨识就直接公告讯息。北市府则指出,过往有关民生示警公开资料平台测试,通常会在文本中加注提醒文字,如「测试内容」、「演练」等,但今日并未在文本内容中注记。
有民眾发现台北市「行动防灾APP」今天中午连续推播2则停班停课通知,不少外县市民眾也纷纷表示在不同防灾APP也收到通知。北市府说明,今日与「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民生警示平台连动的多个防灾APP发出停班停课讯息,经进一步追查,后端讯息显示,为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透过NCDR自动转发讯息推播至防灾APP所致。
为强化及防范海啸可能造成的强大衝击,内政部次长吴堂安今(14日)表示,内政部已在全民防灾e点通、消防防灾APP及应变管理资讯云端服务(EMIC)系统介接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海啸溢淹潜势图资,并标注1091处海啸避难场所图示。此外,消防署也将于9月17日至19日于新北市及宜兰县办理「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海啸救灾动员演练,动员国内救灾人员与国际救援队协同进行海啸救灾演练。
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长期支持跨国防灾研究,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与日本文部省国家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NIED),经由深入分析1990年至2022年的33年之间在花莲木瓜溪河道冲刷及侵蚀的变迁纪录,剖析木瓜溪回春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于今年6月刊登于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npj Natural Hazards》。
2波西南气流为中南部带来惊人降雨,高屏地区过去7天累积雨量突破2000毫米,交通部中央气象署指出,今年第10号颱风「白鹿」3日形成,加上前身为今年第8号颱风「竹节草」的低气压,带动西南风增强,形成第2波西南气流,昨为降雨最显着时刻,4日起降雨趋缓,6日各地将转为多云到晴。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今(30)日于台湾时间上午7时25分发生规模8.8强震,北千岛市出现4公尺高海啸,气象署表示,海啸预估13时18分开始影响台湾,最后一波海啸已在13时45分抵达台湾,实际观测到的海啸波高均小于10公分,当中东北部苏澳站观测到近9公分波高。气象粉专「台湾颱风论坛」分享,「为什么海啸会先到台东、北部却比较晚?」,因为海啸在深水区传播较快,台东外海是深水海盆、所以海啸先到,北部外海是浅水区的大陆棚、传播较慢,所以海啸比较晚。
新北市政府灾害应变中心因应9月将举办国家防灾日实兵演练,先于18日办理「114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救灾动员演练桌上型兵棋推演」,行政院灾害防救办公室及内政部消防署也派人到场视导,市府相关局处、区公所、后备指挥部及事业单位共约100人参与,情境模拟规模8.5地震,造成重大灾情,各单位现场研讨,提出因应方案,作为实兵操作时的规画参考。
嘉义市政府基于嘉嘉南共同生活圈,加上又办理全国公务人员高等考试三级考试嘉义考区,考量考生交通往返安全,为保障考生权益,嘉义市政府宣布,明(6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课。
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23日至25日在台北举办研习营。美国在台协会(AIT)表示,包含来自34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与会者,共有超过150位出席,25日将进行实地参访,以了解台湾在灾害准备与应变协调方面的能力。副总统萧美琴接见日本外宾时表示,期盼未来与日本人民携手合作,强化双方国家的整体韧性。
「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国际研习营」23日登场,国科会主委吴诚文出席致词表示,面对当前各种复合型灾害风险,防灾科技角色已超越纯研究,必须走入社会、成为公共服务的支柱。
金门县2025「城镇韧性」全民防卫动员演习今(12)日上午在消防局举办兵棋推演,以地区遭到战争攻击为想定,分成「联合封锁阶段」、「火力打击阶段」及「全面作战阶段」3个阶段,过程中并演练大陆网军入侵县府网页、以及敌特工驾驶自小客车蓄意撞倒中华电信光化交换箱造成网路中断之应对与处置,下午将进行正式演习验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