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家语言发展法的搜寻结果,共47笔
《国家语言发展法》明定应将国家语言列入课程,教育部自111学年度起全面对国高中小落实本土语文课程,但遭遇师资不足问题导致「有课无师」。北市议员吴世正认为,因本土语文教师要求检定须达中高级,但去年客语检定中高级通过率仅4%,北市教育局可向教育部建议,若3次招考师资仍从缺,可放宽认证门槛。教育局回应,已发函教育部提议并持续提升师资人数。
高雄市北岭国小为台湾第1间台语学校,自本学期正式开学,成为本土语言教育的重要里程碑。长期推广台语的台湾台语路协会17日与10组台语共学家庭呼吁,各县市政府应比照高雄设立台语学校,让孩子能在家庭与学校双重环境中自然学习母语,翻转台语世代断裂的危机。
在教师节这个象徵尊师重道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教育现场却正面临前所未有「教师荒」。这个现象不只是缺人,更是整体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失衡警讯。从表面看,是年轻教师不愿留任,资深教师提前退休;但从根本看,则是教育现场已被政策绑架并被行政压垮,同时资源不足且支持匮乏,导致在教育现场的第一线教师,陷入无力与疲惫的恶性循环。
在教师节这个象徵尊师重道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教育现场却正面临前所未有「教师荒」。这个现象不只是缺人,更是整体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失衡警讯。从表面看,是年轻教师不愿留任,资深教师提前退休;但从根本看,则是教育现场已被政策绑架并被行政压垮,同时资源不足且支持匮乏,导致在教育现场的第一线教师,陷入无力与疲惫的恶性循环。
迈入第7年的「台南台语月」,今年以「台语入厝」为主题,象徵把语言、文化搬进日常生活,让台语真正住进生活!活动集结书店、菜市场、土地公庙、十八卯茶屋等10处不同空间,提供民眾扫QR Code看短影音、玩小游戏、集章拿好礼,透过「一站一故事」,结合八仙彩灵感,邀请大家展开一场搜集神明活动。
《国家语言发展法》自108年上路以来便争议不断,而审计部在最新公布的113年度中央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点名文化部推动的「国家语言整体发展方案」,总经费高达321亿元,但执行成效却不彰,包含应成立的专责单位「国家语言研究发展中心」尚未审议通过,多项重点计画执行进度严重落后。
总统赖清德近日展开「团结国家十讲」,期间因提出「杂质论」、询问客家乡亲「讲台湾话听得懂吗」,引发外界热议与批评。对此,媒体人「文翔政论」嘲讽,赖清德的幕僚大概是歷代最烂,「该开除了吧」。
总统赖清德团结国家十讲中的第二讲,昨(24)日晚间在桃园登场,赖表示要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举罢免打掉杂质,守住民主钢铁般的意志。资深媒体人樊启明发现,赖这番话与总统府发的新闻稿有些不一样,其中「打掉杂质」4字并未出现在新闻稿中。
「国家语言发展法」将臺湾手语纳入国家语言,并自111学年度起列入部定课程,为因应臺湾手语师资需求,教育部国教署于114年持续办理臺湾手语教学人员(教师及教学支援老师)培训及认证实施计画,第1期培训于114年1月至6月办理,分别有261人参训臺湾手语教师培训及38人参训教学支援老师培训,第2期培训预订于114年7至12月办理,5月(教师)及8月(教支)开放报名,预计开设10班臺湾手语教师培训及1班教学支援老师培训,分别招收300名及50名。
配合国家语言发展法施行及充实本土语文师资,教育部国教署自110学年度起委请臺北市立大学办理「国中小本土语文直播共学计画」,透过直播共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习母语的权益,并培训国中小教育阶段本土语文师资,解决教学现场师资聘任问题,同时也持续研发数位教材,努力打造更加多元的学习环境!
为保存臺湾各族群语言的多样性,共同推展本土语言的復振与发展,及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定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教育部于今(21)日下午在臺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114年表扬推展本土语言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由郑英耀部长亲自颁奖,表扬包含1名终身奉献奖、8名个人奖及2组团体奖,藉以表彰对本土语言推广及保存有卓越贡献的个人与团体,并持续推动语言及文化传承。
114年中央政府总预算遭立院删减2075亿元,行政院23日在记者会上取消手语翻译,称「新传处费用遭在野党全数删除,无法聘用手语老师」,引发争议。对此,台湾障碍研究学会发出三点声明,了解行政院想透过手语翻译中断,显示立法院无差别乱删预算将带来的困境,但此举显示政院「优先选择牺牲聋人资讯权」,疑拿聋人资讯权祭旗,严厉谴责。
立法院日前通过中央政府总预算,大砍约2075亿元,删减创下史上新高,行政院长卓荣泰今(23)日第四度亲上火线,然而,记者会网路直播时的手语老师子画面,却打上「本院新传处费用遭在野党全数删除,无法聘用手语老师」公告,不久后,行政院的手语老师决标案被翻出。国民党立委许宇甄点出,行政院的行为已违反《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资深媒体人樊启明也示警,除了《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行政院还可能违反《国家语言发展法》。
台中市长卢秀燕9日率市府团队,前往重视泰雅特色教学的原住民重点学校和平区平等国小,关心学校发展与学生学习。学校特别安排精心准备的表演、校本弹性特色课程,并展现篮球竞赛成果,现场互动热络。
台湾拥有多元语言,受到诸多原因,许多本土族群语言面临消逝危机,民进党新北市议员苏锦雄首次以阿美族族语质询,并透过翻译老师同步翻译为中文。民进党团呼吁,日后若有预先提出客语、原民语翻译需求,希望市府能先备妥翻译、通译,营造友善的族语使用环境。
在《国家语言发展法》通过之后,台湾原住民族的语言也成为国家语言,进而在各大论坛及活动中,华语搭配原住民族语双语主持也成为趋势,为此,原语会积极培训族语司仪人才,当中屏东场次不仅首次吸引雅美族人参加,年龄层也很年轻,成果发表的亚季军年仅20、22岁。
随着「国家语言发展法」通过后,台湾原住民族的语言也成为国家语言,更在多个大型论坛和活动中,华语搭配原住民族语的双语主持也成为趋势。原语会已于今年9月1日完成台北场培训课程,共24小时8堂原住民族语言司仪人才培力坚实课程。
文化部昨于金门举办「2024第二届国家语言发展会议」台湾台语(金门腔)论坛。不过国民党立委陈玉珍痛批,民进党中央漠视金门闽南语(金门语)的发展,企图将金门语矮化成金门腔,放话要冻结或删减文化部相关国家语言发展计画预算,直到文化部比照马祖语(闽东语)将金门语独立成一种国家语言。对此,文化部表示将视为重要且优先议题。
文化部今(31)日在金门举办「2024第二届国家语言发展会议」台湾台语(金门腔)论坛,国民党立委陈玉珍对于民进党中央漠视金门闽南语(金门语)的发展,企图将金门语矮化成为台湾台语金门腔的作法,感到十分愤怒与不满,喊话针对文化部相关国家语言发展计画相关预算提出冻结或删减提案,直至文化部将金门闽南语比照马祖语(闽东语),独立成为一种国家语言。
暑假接近尾声,高国中小学纷纷公告招募本土语言教师,部分学校却因为公告名称与课纲本土语言名称及教育部闽南语师资聘用办法的名称不一致,造成欲报名的本土语言教师与学校无所适从,真是前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