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民党医疗委员会的搜寻结果,共82笔
对于苏一峰医师在脸书上表示,台湾过去有数十万件不用查验的入境品,境外移入可能就是非洲猪瘟侵台的破口,应该中央地方一起努力、防疫于境外,如只追究责任,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国民党医疗委员会表示,「深表赞同!」
为解决国内急诊壅塞,健保署提出「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简称UCC)」,即在壅塞急诊医院附近,另找医疗院所分流轻症病患,若遇假日,则全天候一直到晚上12:00。为疏缓急诊塞爆问题,政府单位已是想破头,但UCC的设计,还是会碰到医护人力不足,与如何调配的问题。当民眾不愿去UCC,医院也莫可奈何,问题的解决应对症下药,回归提高健保点值,留住医护、避免关床,才是斧底抽薪之道。
赖清德总统日前在总统府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上宣布,2030年相较2021年,身体活动人口数要增加15%,且要增加自行车道、打造友善公共开放空间及增加运动场馆,让民眾随时可动。然而,各县市条件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应考量城乡平衡,切勿独厚都市地区,忘了偏乡;另不仅是硬体建设,提升民眾运动认知及意愿也十分重要,避免友善公共空间及运动场馆最后成了閒置设施。
《病人自主权利法》实施迄今,预立医嘱签署率却不到1%,主要因为预立医疗谘商(ACP)需自费约2000~3500元,花钱降低了民眾主动意愿,《病主法》主责单位是卫福部医事司,给付却全由财务吃紧的健保署支应,当然拿不出更多钱挹注推广,卫福部应另编公务预算支应,ACP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能什么都慷健保之慨。
赖清德总统日前在2025年健康台湾全国论坛上表示,健保总额未来制度最后一步,可能就是「由各区自己管理收到的经费」,不必交由健保署核定。谢谢赖总统关心健保,希望民眾健康自预防保健开始,就受到好的照顾,达到降低末端医疗支出的目标。
健保医院个别总额刚刚全面上路不久,即有状况出现,不仅让非紧急的手术被延后,连门诊较少的科别看诊额度,也被医院挪用至热门科别,尤其是儿科,受到少子化影响,儿科门诊确实在减少,现在又面临医院个别总额衝击,除了各医院是否达标个别总额之外,卫福部亦应注意医院个别总额,衝击科别间的不平衡发展的问题,避免弱科愈来愈萎缩,届时国内儿童真找不到儿科医师可看。
美国总统川普对等关税政策,虽然暂缓90天,但仍不可轻忽,尤其药品及晶片将是下一波对象。目前美国原料药大多来自印度及中国,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生产药品价格势必调涨,这也影响到美国药品进到台湾的价格。卫福部应及早有所准备因应,不能只依赖健保调高药品支付,应在政院880亿协助方案中,也将药品产业纳入。
美国总统川普对等关税政策,虽然暂缓90天,但仍不可轻忽,尤其药品及晶片将是下一波对象。目前美国原料药大多来自印度及中国,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生产药品价格势必调涨,这也影响到美国药品进到台湾的价格。国内每年健保药品支出有一定的目标金额,进口药涨价,势必更压缩国内学名药的空间,卫福部应及早有所准备因应,不能只依赖健保调高药品支付,应在政院880亿协助方案中,也将药品产业纳入。
总统赖清德在健保30年相关活动上,对于现在牙医系录取分数高于医学系感到忧心,认为辛苦科没人走,与给付不公有关,未来健保给付应朝「不同工、不同酬」来改革。这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问题是,目前健保总额就是定额;当某科、某项目提高了给付,势必排挤另一科别、项目,问题徵结还是在台湾对于整体医疗支出投入太低。
总统赖清德在健保30年相关活动上,对于现在牙医系录取分数高于医学系感到忧心,认为辛苦科没人走,与给付不公有关,未来健保给付应朝「不同工、不同酬」来改革。这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问题是,目前健保总额就是定额;当某科、某项目提高了给付,势必排挤另一科别、项目,问题徵结还是在台湾对于整体医疗支出投入太低。
为缓解过年医院急诊壅塞,健保署在一月过年期间,针对开诊诊所的诊察费及药局的药事服务费,予以加码3成奖励,但因宣布太晚,不少医事人已安排好出国,导致效果有限。事实上,年节期间因诊所开的少,基层第一线看诊少,病患只能跑医院急诊,这是可以预期的。健保署应对过年期间开门的门诊及药局,固定予以加码奖励,以利诊所及药局能及早安排人手因应,提升年节开业率。
为打造健康台湾,总统府成立「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由总统赖清德亲自担任召集人,并于去年8月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迄今共召开了3次会议,但其做出的目标:包括规划成立「癌症新药基金」、癌症死亡率下降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等,这都是原来卫福部在做的事,成立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新意为何?且迭床架屋浪费行政资源,更弱化了卫福部,未来医疗政策,到底要听谁的?
为打造健康台湾,总统府成立「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由总统赖清德亲自担任召集人,并于去年8月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迄今共召开了3次会议,但其做出的目标:包括规划成立「癌症新药基金」、癌症死亡率下降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等,这都是原来卫福部在做的事,成立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新意为何?且迭床架屋浪费行政资源,更弱化了卫福部,未来医疗政策,到底要听谁的?
健保迈入30年,日前「健保30周年永续研讨会」中,专家提出台湾医疗自费变多,家庭自付费用占经常性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超过3成,已回到健保开办之前,这是个值得注意的警讯。除了开源之外,健保在给付政策走向上,应要有新的思维。
健保迈入30年,日前「健保30周年永续研讨会」中,专家提出台湾医疗自费变多,家庭自付费用占经常性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超过3成,已回到健保开办之前,这是个值得注意的警讯。民眾在医疗上经济负担愈来愈重,也显示政府对健保投入的不足,面对昂贵的新科技、新药,应要把饼做大,将政府健保负担比例由现行的36%再往上调升,同时增加医疗GDP,而除了开源之外,健保在给付政策走向上,应要有新的思维。
为缓解清明及儿童节连假急诊人潮,卫福部宣布全台21家部立医院加开类流感、严重肠胃炎门诊,但流感及诺罗疫情已经慢慢下来了,此时加开这类门诊,意义已不大。这类病人多是轻症,打完点滴快进快出,不用等住院病床,对纾缓急诊也没有直接的帮助,卫福部连日受到外界批评,结果为做而做,不仅慢半拍,浪费医疗资源,效果也打折。
为缓解清明及儿童节连假急诊人潮,卫福部宣布全台21家部立医院加开类流感、严重肠胃炎门诊,但流感及诺罗疫情已经慢慢在下来了,此时加开这类门诊,意义已不太大,尤其这类病人,很多是轻症,打完点滴快进快出,不用等住院床,对纾缓急诊也没有直接的帮助,卫福部连日受到外界批评,结果为做而做,不仅慢半拍,浪费医疗资源,效果也打折。
流感加上诺罗发威,各地医院急诊一路自春节塞爆,年后仍未见纾缓,急诊病患等床上不去,急诊医护累翻,终于引爆怒火。卫福部最终宣布每年投入30亿救急诊,印证了当医界有状况,卫福部就撒钱,当然,台湾政府对医疗投资始终不足,金援、救急有其必要,也最简单,但医疗也讲求供需,这次很多急诊是因护理人员不足、关床而塞留观床。反观当民眾需求不断上升,再多的供给病床也不够,卫福部再不着手处理急诊分流,轻症就直衝医学中心,大水还是会冲倒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