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军仪队的搜寻结果,共17笔
为落实推动转型正义,文化部研拟「不义遗址标示系统设置指引」,持续沟通及协助不义遗址管理单位设置不义遗址标示牌,办理教育推广活动,彰显发生地歷史价值与转型正义意义。文化部报告指出,去年本已完成26处潜在不义遗址的调查、建立个案资料、现勘及谘询讨论等审议先期作业,今年将再完成19处,预计明年完成全数64处潜在不义遗址审议先期作业。
网路声量前十大博物馆
国军联合乐队暨三军仪队昨日下午于两厅院广场进行国庆大会预演,联合乐队在演奏军歌与国内外知名进行曲的同时,仪队配合磅礴乐音、鼓点节奏,呈现精湛枪法与队形变换,壮盛军容与严整性获现场民眾肯定与喝采。预演结束,现场也开放民眾与官兵合影、近距离互动,成为最直接的全民国防活动。
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改至民主大道实施仪队训练展示,也因官兵需顶着烈日全副武装操演,引发争论。民进党立委林楚茵昨(19日)在Threads上表示,面对转型正义,国民党只会造谣撕裂族群,事实是三军仪队从原本长时间站哨,改为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的整点巡查演训。对此,资深媒体人 樊启明则问,「立委有在没遮蔽的大太阳下,全副武装操练15分钟的经验?」
中正纪念堂三军仪队官兵自15日起改为在户外的民主大道操演,但近期台北市天气十分炎热,三军仪队在大太阳底下操演,引发外界心疼与批评。对此,退役中将帅化民表示,国家安全不是在意识形态下功夫,耐热训练是很勉强挤出来一句话,没什么意义,要去蒋化就乾脆把仪队通通取消,不要虐待仪队官兵了。
7月15日是「解严纪念日」,赖总统选择这天去视察国家檔案局,宣示政治檔案「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资讯遮蔽」等三方向。不过外界更关切的却是,原本在中正纪念堂「蒋介石大厅」的国军仪队改到民主大道展示,政府毫无意义的小动作,看不到正义,却撕裂了族群。
15日政府解严37周年,三军仪队演练场所也从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移至民主大道前方。文化部长李远15日在脸书发文表示,「这样的一小步,竟然花了44年,在解严37年的今天,我们被束缚了近半世纪的思想,终于正式解严了。」
中正纪念堂三军仪队自今(15)日起移出铜像大厅,改到户外的民主大道实施操演,结束有44年歷史的铜像大厅站哨与交接展示,而在今天首次进行户外操演时艷阳高照,这让上千名网友留言开轰,直呼「没必要这样吧?」
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今(15日)起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结束歷时44年的铜像大厅站哨与交接展示,改至民主大道实施仪队训练展示,如遇雨天则不实施。国防部也说明,三军仪队队员均完成耐热训练。
文化部经与国防部沟通之后,决定让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这样做:将国军仪队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改至民主大道实施仪队训练展示。试问:将国军「撤离蒋介石铜像」挪移至「民主大道」,就是转型正义?
为落实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总结报告赋予中正纪念堂转型正义任务,文化部12日表示,经过与国防部沟通后,决定自7月15日起调整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执行礼兵卫哨勤务执勤方式,国军仪队将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国防部强调,国军仪队持续执行中正纪念堂升降旗勤务,以维庄严。
文化部12日发布新闻稿表示,经与国防部沟通,并于7月4日「行政院转型正义业务推动专案研商会议」中报告后,决定自7月15日起调整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执行礼兵卫哨勤务执勤方式,国军仪队将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
经与国防部沟通,并于4日「行政院转型正义业务推动专案研商会议」中报告后,文化部今(12日)发布新闻稿表示,决定调整中正纪念堂国军仪队执行礼兵卫哨勤务执勤方式。国防部自15日(下星期一)起,国军仪队将移出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大厅,仍维持国军仪队演练,将演练场所移至民主大道前方,同时撤除原先于铜像大厅的站哨任务。
橘黑配色的身影穿梭在舞臺上,藉由丰富队形变化加上特技枪法画龙点睛,惠文高中仪队以精湛演出获得满堂彩,更以黑马之姿跻身今年国防部「第7届全国高级中等学校仪队竞赛」决赛,缴出成军以来最优异的成绩单。回顾比赛准备阶段,仪队成员凭藉不服输的个性克服各项挑战,辛勤付出终有所成。
民进党立法委员邱志伟日前对外表示,他认为中正纪念堂应该要撤除国军仪队表演活动。对此台北市长蒋万安12日上午受访时也被问及意见,他表示中正纪念堂规画属于中央政府权责,他都予以尊重,也希望决策要广纳各界意见与声音。
号称「国家门面」的国防部三军仪队,日前实施年度三军仪队进阶专业评鑑,以严考核的标准,分别验证官兵基本仪态、枪法应用及操演编排,考核执行礼仪勤务所需之耐力、操枪与严整队形等能力,此次的年度鑑测,也是三军仪队官兵勤务加给的依据,以符合专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