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图表题的搜寻结果,共22

  • 分科测验歷史侧重史料分析 军事题大增、图表题超越阅读层次

    分科测验歷史侧重史料分析 军事题大增、图表题超越阅读层次

    114学年度分科测验于今(12)日迈入第2天,首节考科为歷史科,考题涵盖嘉农棒球队、法国大革命等议题,题型以测验学生阅读理解与史料分析能力为主,整体难度中等,但还是比去年难一些,图表题共计4题,已超越单纯阅读层次,而军事题大增,尤其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共出了5题。

  • 分科化学偏难 图表题增多、重视生活应用与探究能力

    分科化学偏难 图表题增多、重视生活应用与探究能力

    114学年度分科测验于今(11)日举行第一天考试,第二科考科为化学。高中老师均认为,整体试卷偏难,考题具有鑑别度,考生除熟读课本外,尚须灵活运用所学,以解决生活化与科学探究问题。

  • 会考比去年难!名师预估录取分数降 4A1B有机会上雄女

    会考比去年难!名师预估录取分数降 4A1B有机会上雄女

    2025年国中教育会考18日落幕,高雄区考生共计1万8796人,比去年大减2278人,据补教名师分析,今年会考整体比去年再难一些,针对高雄高中、高雄女中分数落点,预估跟去年差不多,雄中落点积分30分5A、点数30点,雄女30分5A,点数约25点,但今年考题稍难,研判雄中录取点数有机会下降1点,雄女也可能4A1B就能录取。

  • 教育会考自然科题型关注生活议题 端午立蛋习俗入题

    教育会考自然科题型关注生活议题 端午立蛋习俗入题

    114国中教育会考第二天,今日上午进行自然科测验,教育部安排国、高中教师协助解题。解题教师表示,题型分布与往年相仿,亦即生物、地科和跨科约占50%,理化约占50%的考题,由基本观念题型出发,渐次发展到高层次的活用题,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涵盖重要学习观念,难易适中且具鑑别度。

  • 国中会考生活化 诈骗、俗女入题

    国中会考生活化 诈骗、俗女入题

     114年国中教育会考17日登场,首日举行的考科依序为社会、数学、国文与写作测验。其中国文科特色出题引起关注,像是首度出现剧本题,题目以好莱坞电影《进击的鼓手》作为段落,请考生分析写作要素,也出现台湾女性作家江鹅的《俗女养成记》散文,其他题目则融入诈骗、性平等议题。国文老师认为,取材生活化,出题难易适中,具鑑别度。写作测验则为图文题,以小动物角度连结指定词汇,反思生活经验,考生易理解下笔。

  • 国中会考社会科「一半都图表题」 劳资纠纷、碳匯入题

    国中会考社会科「一半都图表题」 劳资纠纷、碳匯入题

    国中教育会考登场,教育部邀3名社会科教师组成解题小组,分析今年考题难度难易适中,有50%的题目为图表型考题,部分试题题干较长,但文字阅读量与过去相当,其中包含「碳匯」与「劳动参与和劳资纠纷」等时事观念都入题,考验学生统整和转译分析能力。

  • 114学测社会科落幕 题型难易呈中间化顶标前标预估不变

    114学测社会科落幕 题型难易呈中间化顶标前标预估不变

    114学年学测最后一科社会于今日下午结束应试,根据臺北市高中歷史科教师群的分析,今年歷史科较重视多元文化与思辨能力,包括臺湾史7题、中国东亚史6题,以及世界史8题,并偏重近现代议题。试题难易度适中,单选题形式简单,混合题与非选择题则需结合史地公合科知识才能作答。而本次试题特色在于强调人群移动与多元文化,透过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立场,重新诠释歷史事件。

  • 学测自然科5标预估不变 图表题占比高跨科组合题新颖

    学测自然科5标预估不变 图表题占比高跨科组合题新颖

    114学测自然科于18日下午结束应试,相较于113学年度自然科来说,难度稍微高一些,而本次得胜者文教邀请自然补教名师团队解题后认为,五标仍然不变,预估顶标13级、前标12级、均标9级、后标6级、底标5级。

  • 自然科跨领域 诺奖、比特币入题

    自然科跨领域 诺奖、比特币入题

     114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于18日下午举行自然科考试,教师普遍认为,今年试题紧扣时事,包括康芮颱风、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以及比特币等热门议题都成为考题素材。整体而言,试题设计多元且符合108课纲精神,着重跨领域整合与科学素养的展现。补教预估5标分别为顶标13级分、前标12级分、均标9级分、后标6级分、底标5级分。

  • 114学测自然科结合时事 诺贝尔奖、比特币入题考验科学素养

    114学测自然科结合时事 诺贝尔奖、比特币入题考验科学素养

    114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于今(18)日下午举行自然科考试,高中自然科老师认为,不少时事题出现在考题当中,像是去年10月底袭台的康芮颱风、诺贝尔医学奖与物理奖、比特币等议题均纳入其中,题型多元,符合108课纲精神。

  • 学测自然科必考重点曝光!江青钊老师教你自然科高分秘技

    学测自然科必考重点曝光!江青钊老师教你自然科高分秘技

    梦想淘心室【晓宇宙~晓晓问大大】再度于考前7天推出年度特别节目,本次特邀外号金小刀的得胜者自然科补教名师江青钊老师,为全国考生提供自然科考前衝刺的全方位攻略。拥有超过26年高中化学教学经验的江青钊老师,以自身经歷和专业见解,分享应试策略与重点单元,助力考生在最后阶段全力衝刺,增强应考信心。

  • 歷史考周处除三害 3年来最难 公民多题看不懂 补教:整学生

    歷史考周处除三害 3年来最难 公民多题看不懂 补教:整学生

     今年分科测验13日考了3科,其中歷史科考「周处除三害」情节,被认为是3年来最难;地理科考长照计画2.0,要考生写出设置巷弄长照站要考虑的因素,比去年稍难,中后段考生得分会下降;公民与社会科考医事劳权,补教老师认为很多题目让人看不懂,整学生整过头了。

  • 113分科地理难度与去年相当 传统题型特别多需仔细判读

    113分科地理难度与去年相当 传统题型特别多需仔细判读

    113学年度大学指定科目于今(13)日进行第2天考试,下午第2科考科为地理,高中老师认为,今年的传统题型特别多,整体难易度与去年大致相同,感觉较难题目好像增加,但是如果学生仔细阅读和判断,答题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 歷史分科测验3年来最难 补教师预估顶标下降1级分

    歷史分科测验3年来最难 补教师预估顶标下降1级分

    补教老师解析,今年分科测验歷史科题目不但阅读量大,而且不易直接从题干抓出答案,考生对必须对题目进行思考、判断后才能作答,是3年来最难的一份考题,预估顶标51级分,比去年下降1级分。

  • 歷史分科测验《周处除三害》入题 文字量多考验阅读理解力

    歷史分科测验《周处除三害》入题 文字量多考验阅读理解力

    113学年度大学分科测验于今(13)日进行第2天考程,上午第1科考科为歷史。高中老师认为,整份试题难度中等,文字数量偏多,阅读起来较为辛苦,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成题目是一项挑战。时事或日常生活相关题目,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电影《周处除三害》、槟榔的起源等,均出现在题中。

  • 大学分科测验化学融入时事 环境与生活议题持续关注

    大学分科测验化学融入时事 环境与生活议题持续关注

    113学年度大学分科测验于今(12)日举行第一天考试,下午进行化学科考试。高中老师认为,整体试卷难易适中,出题比去年简单,但部分计算题需要耐心计算,考生须小心谨慎,方可顺利作答。

  • 分科测验化学科考试变化少 熟悉考古题的考生有利

    分科测验化学科考试变化少 熟悉考古题的考生有利

    全国高级中等学校教育产业工会解析,今年分科测验化学科题目多为单一观念题型,整合型、探究型、题表题,连跨章节题目都少。

  • 数学生活化 碳排放、癌症存活率入题

    数学生活化 碳排放、癌症存活率入题

     今年国中教育会考18日举行第一天考试,考了社会科、数学科、国文科及写作测验等4科,未有重大违规事件发生。其中,写作测验给6个在社群平台、报章杂志常见的标题,要考生分析这些标题为何吸睛?国中老师认为,这个命题生活化,写作空间宽广。

  • 会考数学科前12题可拿基本分 碳排、癌症存活率时事入题

    会考数学科前12题可拿基本分 碳排、癌症存活率时事入题

    今年国中教育会考数学科考了碳排放及不同癌症存活率的问题,考生要有将生活情境或数学情境转化的能力,才能够解答。国中老师说,数学科共27题,前12题都是基本题,考生可得基本分,但整份试题具鑑别度、难易适中。

  • 国中会考首节社会科 考生:比模拟考简单

    国中会考首节社会科 考生:比模拟考简单

    今年国中教育会考在今(18)日、明(19)日登场,其中首日首节考社会科,台北考场的学生多认为考题偏易,比学校模拟考简单,不过题型丰富,学生印象深刻的题目各有不同,有法律知识的相关题目,也有中世纪的地平以及地圆学说的题目,但也有学生认为有些考题还是有点难,要思考后才能动笔。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