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地方债务的搜寻结果,共177

  • 川习会后 全球霸权重组

    川习会后 全球霸权重组

     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川习会」并非仅是一场双边领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权力结构重组的镜子。这场会晤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中美是否和解,而在于世界秩序正在进入「后霸权时代」,美国不再能单边主导,中国也无法取而代之。

  • 海纳百川》川习会后 全球霸权秩序重组(汪志雄)

    海纳百川》川习会后 全球霸权秩序重组(汪志雄)

    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川习会」并非仅是一场双边领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权力结构重组的镜子。这场会晤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中美是否和解,而在于世界秩序正在进入「后霸权时代」,美国不再能单边主导,中国也无法取而代之。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与安全的权力分布,正在出现深层的结构性改变。

  • 专司政府债务管理 陆财政部设立新部门 领导班子亮相

    专司政府债务管理 陆财政部设立新部门 领导班子亮相

    据《界面新闻》3日报导,在一揽子化债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大陆财政部组建专司政府债务管理的新部门。大陆财政部网站「机构设置」一栏最新信息显示,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已成立。债务管理司设六个处:综合处、中央债务处、地方债务一处、地方债务二处、发行兑付处、监测管理处。债务管理司司长为李大伟,副司长为曲富国、赵则永。

  • 刘孟俊:美中对峙结构化 北京正从防御转向主动

    刘孟俊:美中对峙结构化 北京正从防御转向主动

    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23日举办「中共20届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座谈会,邀请多位中国研究专家与会。

  • 陆前财长:地方债风险降温

    陆前财长:地方债风险降温

     面对经济下滑背景,大陆庞大的地方债向来被视为危机未爆弹。不过大陆前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最新表示,在大陆政府持续推动债务化解、地方自身「造血」、市场化改革下,地方债务风险正在缓步释放。

  • 地方偿债困难 陆高层拟出招

    地方偿债困难 陆高层拟出招

     近年大陆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扩张,但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加上部分专案债收益不及预期,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明显攀升,甚至出现利息支付困难的情况,引起大陆高层关注。

  • 化解债务 贵州、云南各显神通

    化解债务 贵州、云南各显神通

     在大陆地方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当下,贵州与云南债务状况备受关注。为缓解债务危机,大陆中央和地方政制订一系列举措,力求改善局面,贵州则结合知名白酒企业,创新探索出「茅台化债」模式。

  • 寿险公会理事长陈慧游专访》短期小确幸vs长远利益 从普发现金 看公共资源运用

     全民普发现金1万元带来「小确幸」,也让寿险公会理事长陈慧游感触良多。他说,为此要编列2,360亿元预算,如能设计一套「指定用途」机制,让民眾自由选择这笔钱的用途,从文化产业、健保署、医院到罕见疾病等公益领域,均可成为选项,做到「钱用在刀口上」,发挥的效益更大。

  • 社评/参与十五五的中国现代化转向

    社评/参与十五五的中国现代化转向

     今年是大陆「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北京宣称多项指标提前达标,从养老保险覆盖率到5G建设,皆展现制度与技术成果。然而收官并不完美:青年失业居高不下、房市持续探底、地方债务累积、人口负成长成为结构现实。十四五的成功在技术与基建,未竟之业在制度与社会,这张成绩单为十五五埋下挑战,也促使中国重新定义现代化。

  • 旺报社评》参与十五五的中国现代化转向

    旺报社评》参与十五五的中国现代化转向

     今年是大陆「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北京宣称多项指标提前达标,从养老保险覆盖率到5G建设,皆展现制度与技术成果。然而收官并不完美:青年失业居高不下、房市持续探底、地方债务累积、人口负成长成为结构现实。十四五的成功在技术与基建,未竟之业在制度与社会,这张成绩单为十五五埋下挑战,也促使中国重新定义现代化。

  • 陆债务规模 人民币近百兆元

    陆债务规模 人民币近百兆元

     庞大的债务压力成为大陆经济发展最大掣肘。大陆近来因内需疲软、房市低迷,以及美国关税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市场对刺激措施的呼声日益升高。大陆财政部长蓝佛安日前承诺採取更具弹性政策,也透露截至2024年底,政府整体债务达人民币(下同)92.6兆元,去年中央与地方两大预算下的利息支出已达2.2兆元,占财政支出5.7%,是2015年的5倍。

  • 陆专家吁防「灰犀牛」 拆解三大风险

    陆专家吁防「灰犀牛」 拆解三大风险

     大陆证监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大陆专家点名,房地产债务、融资平台隐形负债、以及私募基金非法集资已成当前资本市场主要风险,未来需要透过「精准拆弹」实现防风险与稳发展的动态平衡,避免发生「灰犀牛」式风险爆发。

  • 海纳百川》美对中谈判战略 诱控中国牵制俄罗斯(台杰客)

    海纳百川》美对中谈判战略 诱控中国牵制俄罗斯(台杰客)

    美中再度重启贸易对话,引发外界对「川习会」是否促成新协议的高度关注。许多评论者将焦点放在关税是否下调、技术管制是否松绑,甚至中国是否会让步于美方农产品与能源採购要求。但若仅以经济利益衡量此轮谈判的成败,恐怕无法理解整体局势的精髓。

  • 中共政治局会议文件的几点发想

    中共政治局会议文件的几点发想

     中共于7月30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中除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情势与部署工作外,决定将于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届时中共将研究制定「十五五」(2026-2030)规画,呈现未来5年中共在国家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尤其是政府经济治理领域的规画设计与发展路径。

  • 专家点名陆3大资本市场风险 吁精准拆弹避「灰犀牛」危机

    专家点名陆3大资本市场风险 吁精准拆弹避「灰犀牛」危机

    大陆证监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大陆专家点名,房地产债务、融资平台隐形负债、以及私募基金非法集资已成当前资本市场主要风险,未来需要透过「精准拆弹」实现防风险与稳发展的动态平衡,避免发生「灰犀牛」式风险爆发。

  • 工商社论》厘清当前真正的财政问题

    工商社论》厘清当前真正的财政问题

     近来为了行政院统删地方补助款25%,引起不少争议,多数讨论都集中于删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什么政治意图。然而,相较于这个问题,更该注意的是,这些年政府支出的快速膨胀,与债务的升高,七年来(108~114)中央政府岁出已增1兆,去年底政府债务总计数已近8兆,两者都刷新了歷史纪录。

  • 政府债务的四本帐

    政府债务的四本帐

     近日为了中央删地方补助款,朝野吵成一团,究其原因就是三年来中央政府岁出扩张已成惯性,忽然不能如同往年一样快速扩张,不太习惯,于是引爆了中央、地方的抢钱大战。

  • 地方债务管理史上最好 苗宜高较差

    地方债务管理史上最好 苗宜高较差

     财政部公布,至去年底、今年初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维持「史上最好」,只有1县市超限、2县市是属于中度管理、其余的19县市都是轻度管理。经计算,目前达债限比率除了苗栗县超过100%外,超过60%为宜兰县和高雄市。不过,随着行政院大砍地方补助款及联手紧缩统筹分配款后,地方人士直言,史上最好债务管理,恐难持续。

  • 陆4月新增贷款 去年7月来最低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数据,大陆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币(下同)贷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测算,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不仅远逊于市场预期中间值的7,000亿元,并创下2024年7月以来最低。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