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堤南路的搜寻结果,共23笔
受低压带及西南风影响,中央气象署9日针对台中市等地区发布豪雨特报,其中沙鹿、龙井及大雅区部分道路有短暂积水,台中市建设局与水利局立即启动灾害三级应变中心,并派遣人员机具处置警戒,中午前大部分积水均已消退。台中市长卢秀燕表示,「家户第一优先,优先掌握家户状况,以家户不进水为原则」,指示各局处持续加强戒备防范,维护市民安全。
颱风远离后,滞留锋面带来豪雨衝击中台湾。台中市9日清晨起大雨狂炸,沙鹿、龙井、大雅等区时雨量一度高达每小时60毫米,导致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市府第一时间启动应变机制,派员警戒与抽水,多数地区水退迅速,未酿成严重灾情。
台74线大里一(十九甲)增设北出匝道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通车,紧邻匝道的台中市消防局十九甲消防分队忧心尖峰时段壅塞情形更加严重,15日与相关单位会勘研议救灾救护出勤优化措施;市府交通局初步拟定将甲堤南路网状线扩大划设以利车辆进出,周边道路交通号志连动则研议评估。
台中十九甲地区增设台74线北出匝道工程预计在明年2月完工,紧邻匝道的十九甲消防分队,担心上下班尖峰时段车流涌入回堵,影响救灾出勤,市议员江和树与相关单位15日会勘研议改善措施;交通局将针对分队周边甲堤南路等路号志连动带回研议,并针对路口网状线分布扩大画设范围,以利消防车辆进出。
台中市神冈区堤南路国道1号下方,上周四((27日)上午7时许发生货车与机车碰撞车祸,辖区丰原分局警方获报到场后,除与现场民眾合力疏导车流外,并不断与受伤的机车骑士对话,让其维持意识清醒,员警王文渊发现骑士大腿血流不止,立即拿出止血带协助止血,后续由救护人员接手送医。
中科后里园区及丰洲科技园区发展迅速,后丰大桥交通不堪负荷,地方盼能增设引道衔接堤南路。台中市政府建设局成功争取中央补助经费,斥资9856万元推动「后丰大桥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工程」,22日正式开放通车,可及早分流往丰洲科技园区车辆,可节省15分钟车程。
台13线后丰大桥与国道4号匝道及国丰路衔接,邻近台中丰洲科技园区,上下班尖峰时间,经常交通壅塞,在地方争取下,市府争取中央补助,以9856万元在后丰大桥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立委杨琼璎31日邀集各单位前往勘查,市府指出,将赶在农历过年前、2025年1月20日开放通车,通车后民眾将可节省20分钟车程。
后丰大桥后里往丰原方向南下路段为4车道,另外侧桥面往国道4号及神冈方向,车辆行经三丰路与国丰路口时,因动线复杂车流量大致车祸频传,为当地车祸易肇事热点之一,警方统计,今年截至10月20日止,计19件车祸案件,其中最外侧转弯专用车道,直行酿祸比例高,警方将执法改善。
为纾解台13线往丰洲科技园区的车流,台中市政府推动台13线后丰大桥下游侧桥面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工程,预定明年2月完工,但市府近日封闭大桥南下道路,使得开车族在上、下班尖峰时段至少得塞车半小时,引发不少民怨。市府建设局23日指出,施工期间有调拨车道,封闭道路相关工程目前已完工,并撤除施工管制开放通行。
为纾解台13线往丰洲科技园区的车流,台中市政府推动台13线后丰大桥下游侧桥面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工程,预定明年2月完工,但市府近日封闭大桥南下道路,使得开车族都动弹不得,得塞至少半小时才能驶离大桥,引发不少民怨。市府建设局23日指出,施工期间有调拨车道,封闭道路相关工程已在今天完工,预计下午5、6时完成撤离,尽请民眾见谅。
台中市丰原区8旬老妇日前清晨趁家人熟睡之际,独自外出晨运,孰料途中失智症发作,竟迷途走了近9小时至神冈区,幸工作中的清洁队员察觉其神色有异,通报警方到场协助,经丰原警分局员警从零碎资讯找线索,透过询问老妇生肖属蛇,最后顺利确认老妇身分,协助其与家属团圆。
台中市大里区甲堤南路与立新二街口,昨(19)日发生货车撞上左转机车事故,酿81岁刘姓老翁死亡悲剧,民眾党台中市议员江和树20日指出,去年与今年两度会勘该路口设置机车待转区未纳意见,选择自行待转的民眾又被警方视同闯红灯开单,批「是不是都要出事才检讨?」
今(19日)下午4时8分台中市大里区立新二街、甲堤南路口发生货车、微型电动二轮车相撞意外,撞击骑微电车的81岁刘姓男子连人带车卡在车底下,经出动消防救护,机车骑士被救出时无生命徵象,送医抢救仍命危。
台13线后丰大桥与国道4号匝道,邻近丰洲科技园区,每逢上下班时段从交流道塞到后丰大桥,车阵达1公里;为解决塞车问题,后丰大桥下游侧桥面今年3月动工,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原预定2025年2月完工,立委杨琼璎说,目前工程进度稳定超前,确定今年12月底完工通车,不受塞车之苦。
台13线后丰大桥与国四匝道衔接,邻近丰洲科技园区,每逢上下班时段塞车,从交流道处塞到后丰大桥,车阵达1公里;为纾解塞车问题,后丰大桥下游侧桥面新增引道衔接堤南路工程,自今年3月4日动工,原预定2025年2月完工,杨琼璎说,目前工程进度稳定超前,确定今年12月底完工启用,未来通车后,后里地区前往丰科上班,可望缩短15分钟车程。
后丰大桥增设引道衔接堤南路工程于今年3月初开工,预定明年2月中旬竣工,立委杨琼璎20日邀请相关单位视察,肯定建设局、新工处及施工团队的努力,除克服高低落差超过7公尺的技术挑战,还倍速施工、超前进度。建设局局长陈大田指出,后丰大桥衔接堤南路完工后,分流两地车潮,让上班车潮节省车程时间。
高雄市三民区大顺路沿线百货、大型商场群聚,虽轻轨通车已转移部分车流,但周边道路仍时常壅塞,高市府计画打通龙德新路到民族路来缓解塞车,原订3月底通车,但至今仍在施工,民代呼吁要尽快完工。高雄市地政局表示,预计6月底就可全线完工。
高雄大小事脸书有一则影片流传,短片中一辆计程车于3月11日下午1时许行经左营区大顺一路与河堤南路口,被前方与右侧两辆驾训班教练车夹挡,警方表示,尚未接到报案,已经展开调查,并通知驾训教练车驾驶到案说明。
大顺一路因邻近爱河之心、义享天地百货、好市多等商圈景点,车流量庞大,加上轻轨成圆后,加剧对车流、人潮影响,高雄市府去年启动龙德新路东延计画,其中重点的龙德桥于今天完工通车,工务局要拚3月全线通车到民族路,纾解大顺一路庞大车流。
台中市后丰大桥与国4匝道每逢尖峰时间,车流严重堵塞,用路人苦不堪言,立委杨琼璎争取增设后丰大桥下游侧引道,以衔接堤南路通往丰洲科技工业园区,总经费9856万元,23日举行施工前协调会,预定农历年后动工,力拚年底完工通车,可节省15分钟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