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境外机构投资的搜寻结果,共17笔
大陆扩大金融开放再出招。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宣布,即日起开放外资可参与在岸市场债券回购,希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人持有人民币计价资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路透旗下IFR引述知情人士报导,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国内领先的晶片制造商在境内上市,以加强管控对购买这些战略重要企业股权的投资者类型。此举是中国在与美国的晶片战中提升半导体产业实力的一环。
大陆官方为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香港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25日表示,将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香港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并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5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大陆和香港股市。
中国大陆致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升级与能源转型,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看好此一趋势,正积极进军大陆资本市场。根据金融软体服务公司Wind统计,截至4月19日,已有24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今年第一季财报,其中33家公司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影,显示境外资金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能源、工业自动化等战略性领域的布局,格外引人注目。
大陆股市开年表现疲软,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年初要求部分大型公募基金公司限制股票出售,盼藉此稳定市场情绪。与此同时,两大交易所也积极与外资机构召开座谈会,展现稳定市场的决心。
大陆国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表示,今年前7个月,大陆外匯市场总成交规模接近23兆美元,同比增长8.7%;而近年来大陆外匯存底规模始终保持在3兆美元以上,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
大陆国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5日表示,今年前7个月,大陆外匯市场总成交规模接近23兆美元,同比增长8.7%;而近年来大陆外匯存底规模始终保持在3兆美元以上,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
大陆持续推出稳外资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外匯管理局近日联合公告,修订「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优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跨国资金管理。分析指出,此举有利于增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信心,未来将吸引更多长期资本。
瑞银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瑞银期货7月25日迎成立10周年。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品种体系更为丰富,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大陆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为34.6亿口,累计成交额达人民币(下同)281.51兆元,较2014年同期分别增3.3倍和2.4倍。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大陆银行间市场债券人民币(下同)4.31兆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十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6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1.58兆元,日均交易量约为831亿元。
外资持续回流至大陆,据大陆官方统计,今年已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416亿美元,多为境外投资大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与此同时,第一季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入。
万一两岸有事,台湾的金融韧性如何?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禁得起战争?财政部长庄翠云透露,央行、金管会与财政部去年都做过「金融兵推」,两岸如果真打起仗,财政部为筹措战备资金,可以考量增加税、费,但须先立法。学者则建议可指定用途,以「捐」代「税」。
针对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24日公布六项深化陆港金融合作的政策,渣打香港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禤惠仪25日在亚洲金融论坛(AFF)表示,新政使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增加大陆债市流动性,同时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
境外机构今年来积极投入大陆债券市场,截至10月底,共有1110家机构进行投资,累计净买入量近1兆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4.4兆元),并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大陆债券。
大陆央视新闻6 日报导,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中国大陆债券,近期境外机构净买入与增持大陆债券,呈现逐月明显增加趋势。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量近1兆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4.4兆元),10月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第三季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增持近400亿元,初估11月增持量有望达到2500亿元。
大陆央视新闻29日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8日至29日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上海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