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天文所的搜寻结果,共12

  • 清大揪出黑洞「失落拼图」 登NASA官网

    清大揪出黑洞「失落拼图」 登NASA官网

     清华大学天文所教授江国兴带领跨国研究团队,发现正在吞噬恒星的罕见黑洞候选者,这类「中等质量黑洞」被称为黑洞的「失落拼图」,在天文观测极为罕见。研究成果不仅发表于权威《天文物理期刊》,更登上美国太空总署(NASA)官网,获得国际重视。

  • 影》发现黑洞界的失落拼图!清大团队研究成果登NASA官网

    影》发现黑洞界的失落拼图!清大团队研究成果登NASA官网

    清华大学天文所教授江国兴带领研究团队,发现正在吞噬恒星的罕见黑洞候选者,这类「中等质量黑洞」被称为黑洞家族的「失落拼图」,在天文观测中极为罕见。研究成果不仅发表于权威《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更登上美国太空总署(NASA)官网,获得国际重视。

  • 台湾没缺席!宇宙10年电影开拍 中大携手智利探索宇宙奥秘

    台湾没缺席!宇宙10年电影开拍 中大携手智利探索宇宙奥秘

    位于智利北部高山的鲁宾天文台与中央大学天文所共同参与的「时空巡天传世计画」(Legacy Survey of Space and Time; 简称 LSST) 传出重大科学进展,近日发布第一批天文观测影像,弥足珍贵,双方预计为宇宙拍摄10年的电影,探讨宇宙多变的一面,对于了解宇宙产生革命性影响。

  • 颠覆发现 快速电波爆揭密 超过半数属于「重复型」

    颠覆发现 快速电波爆揭密 超过半数属于「重复型」

    快速电波爆(Fast Radio Bursts,FRBs)是当今宇宙中最神秘的天文现象之一,分为反覆发生的「重复型」和仅爆发一次的「单发型」,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单发型为大宗,重复型为少数。国立中兴大学物理学系与清华大学共组的团队,首度提出颠覆传统的观点,证实超过半数的快速电波爆属于「重复型」,为天文界探究快速电波爆的起源提供新方向。

  • 桃园推「USR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科学展 3方合作签署备忘录

    桃园推「USR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科学展 3方合作签署备忘录

    桃园市立图书馆与国立中央大学及桃园市永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辅导团3方于26日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 「USR大学社会责任实践」,以永续环境营造、数位教育与学习及科普推广为主轴,加强城乡交流学习科学展系列活动。3月1日至3月31日,首波科学展将于桃园市立图书馆展出,提升科学教育的普及性。

  • 影》台师大携手中研院 揭秘M87星系中心黑洞影像

    影》台师大携手中研院 揭秘M87星系中心黑洞影像

    台湾师范大学与中研院天文所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团队,透过分析2017年和2018年的观测资料,首次呈现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动态演变。这项开创性研究不仅确认黑洞旋转方向,更深入解析黑洞周围复杂的吸积环境,为天文学界理解极端天体物理环境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成果已刊登《天文与天文物理》期刊。

  • 「绝地救援」科学揭秘 桃园市科普讲座开放报名秒杀

    「绝地救援」科学揭秘 桃园市科普讲座开放报名秒杀

    为促进亲子共学及充实学生暑期生活,桃园市教育局今年度暑期特于市立图书馆邀请科普大师办理5场次科普讲座,3日下午压轴场次邀请台大物理系暨天文所教授孙维新主讲「火星拓荒纪行-从电影『绝地救援』谈起」,此场次为去年讲座回馈表中,受观眾指定引领企盼能再度邀请孙维新教授分享天文科学,并于今年度开放报名时即秒杀,吸引超过200位学生、家长及教师共襄盛举。

  • 周末夜小行星来访 今晚「比距离月球还近」掠过地球

    周末夜小行星来访 今晚「比距离月球还近」掠过地球

    平均每50至1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能造成洲际性灾难的小行星撞击事件,5年后将能目睹一颗威力足以摧毁整个台湾的小行星,从比月球近10倍处快速掠过夜空的真实情景,今晚也将有一颗小行星掠过;台北天文馆表示,29日晚间10时许,从距离地球不到月球3分之2远、距离地球仅约29万公里处将掠过的2024 MK小行星。

  • 天上也有「彰化」! 编号336392小行星命名 纪念建县300年

    天上也有「彰化」! 编号336392小行星命名 纪念建县300年

    现在往天上看也能看到「彰化」!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萧翔耀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叶泉志博士,共同发现编号336392小行星,并以「彰化」为这颗小行星命名,彰化县政府今日邀请中央大学天文所教授陈文屏、中央大学天文所鹿林天文台长林宏钦及彰化小行星发现人萧翔耀出席「璀璨闪耀彰化小行星」记者会,表达感谢。

  • 兴大4年轻学者荣获怀璧奖

    兴大4年轻学者荣获怀璧奖

    为奖励优秀年轻学者,中兴大学创办「怀璧奖」选拔,20日公布2024年怀璧奖得主,共有4位年轻学者,从25件申请案中,脱颖而出,得奖者分别为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桥本哲也(工程及数理科学组)、化学工程学系副教授姜文轩(工程及数理科学组)、生命科学系副教授林振祥(生命科学组),及应用经济系助理教授郑佳宜(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 台湾参与巨型麦哲伦望远镜计画 助力探索宇宙奥秘

    台湾参与巨型麦哲伦望远镜计画 助力探索宇宙奥秘

    我国积极发展太空科技,国科会偕同中研院与巨型麦哲伦望远镜天文台于美国时间2月20日完成签署合作备忘录,透过这项备忘录,台湾将与美国、澳洲、巴西、智利、以色列、韩国共同致力于建造世界最强大的光学望远镜,进入全球研究前锋。

  • 台主导「格陵兰望远镜」观测M87黑洞 证明暗影持续存在

    台主导「格陵兰望远镜」观测M87黑洞 证明暗影持续存在

    「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简称EHT)国际合作团队首度公布2018年4月观测到的M87星系中心黑洞最新影像,验证黑洞光环与2017年所观测的大小相同,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测。这是由我国主导的「格陵兰望远镜」(Greenland Telescope,简称 GLT)加入EHT后,对此天体进行再次观测的研究成果,已于1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天文与天文物理》。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