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契丹族的搜寻结果,共10笔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素有「北方锁钥」之称。作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匯的前沿,大同见证了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包括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回族等民族先后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同时也积淀出独特而丰富的宗教景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并存发展。
辽代(916~1135年)为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其贵族拥有厚葬的传统,2017年大陆辽寧省渖阳市发现了数座辽代贵族墓葬,其中在未被盗掘的「4号木棺」中,出土了一幅由一整块黄金锻造而成,有着高颧骨、细鼻梁、厚唇的契丹人特徵的纯金面具。
古代歷史上有个民族曾开创200余年的辉煌,且北宋直到亡国都没能将其拿下,这个民族就是契丹,西元916年契丹八部之一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国,此后更与北宋、西夏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不过辽国灭亡后,上百万契丹人去哪了,一直让人费解,直到专家根据DNA才找到答案。
今天(2/12)就是元宵节,按照传统习俗,在这天除了要吃元宵以外,还可以赏花灯、猜灯谜,但在古代元宵节其实被戏称为「情人节」,不少男女会在这天相识、相恋,甚至还有「偷人」的习俗,抢走其他人的妻女,只要隔几天还回去就不算犯罪。
根据清朝屠寄写《蒙兀儿史记》的记载,元朝时期按照被蒙古人自己征服的先后时间,在优先顺位的排序上,将全体人民区隔成四种阶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与南人。蒙古人在当时将自己称作「国人」,这是主体民族;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汉人」要特别加个括号,因为这是指曾经被金朝统治的汉人,包括女真族与契丹族这些臣民;「南人」则是指曾被南宋统治的汉人,或包括西南少数民族这些臣民。这种制度不仅从政治角度裂解「汉人」,藉由资源重新分配来制造彼此的对立性,更从族群投降与依附的先后来判断其政治可靠程度,各自赋予不同的身分与权利,藉此凸显蒙古人的优越政治位置,从中羁縻各族群。
日本大和时代曾发起「大化革新」仿效唐朝,然而在现今大陆东北地区,也曾有个「渤海国」,藉由仿效唐朝的政治、文化,成为鼎盛一时的国家,甚至还仿照长安城,在现今黑龙江地区建造了一座「小长安」上京城,只可惜最后遭到邻近的契丹攻打而灭亡。
前总统马英九率大九学堂年轻学子一行,今天(7日)上午早在大陆国台办副主任仇开明的陪同下,参访陕西歷史博物馆。唐朝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十八大镇馆之宝之一,从不出境展出,得知唐朝会训练几百匹马同时跳舞,马英九惊讶的说,「马还会跳舞啊?」
大陆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1986年进行水库建设时,在泥塘挖出古代墓室,赶紧联繫相关单位,发现竟是辽代贵族墓,拥有千年歷史,墓主人为辽景宗的孙女「陈国公主」,由于辽代墓葬因战争破损严重,此为首次发现辽代贵族墓,墓室内还发现黄金面具。